[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压板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74276.7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涛;周站福;吕宁;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22201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端 盖板 动力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 螺栓 长套筒 电池下壳 固定结构 水冷板 电芯模块 盖板螺栓 螺接固定 模组固定 受力均匀 整体模组 装配方便 装配方式 变形的 不均匀 侧围板 上盖板 模组 受力 压板 装配 组装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压板固定结构,由长套筒、模组端盖板和四个螺栓Ⅲ构成,长套筒和模组端盖板通过四个螺栓与电池下壳体螺接固定。此种结构与动力电池模组的装配方式为,动力电池模组的电芯模块总成放到水冷板上,侧围板分别与模组端盖板和水冷板固定,然后,将模组上盖板与模组端盖板固定上,整体模组组装完成后,通过螺栓和长套筒将整个模组固定在电池下壳体上。本实用新型固定结构可以解决因受力不均匀导致的模组端盖板螺栓部位变形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装配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受力均匀,装配方便,成本低,易于维修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固定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将模组固定在电池包壳体上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压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模组是电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重要核心部件之一,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及整个动力电池包的性能。动力电池模组直接影响整车安全性、整车电性能及动力电池安全性。动力电池系统影响整车的高压安全,电池密封性和导电性能,如果结构设计不合理还会带来较大的整车安全隐患。进而,设计好一个动力电池模组固定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电动车而言,不像传统燃油车的油箱一样,动力来源介质密闭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就可以。电动车的动力电池一般是由电芯组成的模块成组固定在电池壳体上,这个就需要强有力的固定结构来满足整个电池包的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模组压板固定结构,解决了模组端盖板因受力不均,导致螺栓部位受到扭力发生变形的问题,以及装配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压板固定结构,由长套筒8、模组端盖板9和四个螺栓Ⅲ10构成,长套筒8和模组端盖板9通过四个螺栓Ⅲ10与电池下壳体4螺接固定。
所述动力电池模组包括模组上盖板1、电芯模块总成2和前后两块侧围板3;其中,电芯模块总成2设置在水冷板7上,模组上盖板1通过四个螺栓Ⅳ11与模组端盖板9固定,两块侧围板3通过六个螺栓Ⅰ5以及六个螺栓Ⅱ6分别与水冷板7和模组端盖板9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六个螺栓Ⅰ(5)设置在侧围板(3)的底部与水冷板(7)连接处,每块侧围板(3)与模组端盖板(9)连接处设有三个螺栓Ⅱ(6)
所述长套筒8为筒状,长度为151mm,半径为7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压板固定结构具有装配便捷,节省空间,集成度高,便于维修的优点;提高了动力电池结构安全性能,满足了模组固定在电池包壳体上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模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围板螺栓固定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组上盖板 2..电芯模块总成 3.侧围板 4.电池下壳体 5.螺栓Ⅰ 6.螺栓Ⅱ 7.水冷板 8.长套筒 9.模组端盖板 10.螺栓Ⅲ 11.螺栓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压板固定结构,由长套筒8、模组端盖板9和四个螺栓Ⅲ10构成,长套筒8和模组端盖板9通过四个螺栓Ⅲ10将动力电池模组与电池下壳体4螺接固定。所述长套筒8为筒状,长度为151mm,半径为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74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