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实用性仿古双亭建筑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72411.4 | 申请日: | 201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8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杏根;周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柯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A47C7/7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座凳 下板 上板 发热层 立柱 高实用性 双亭 仿古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仿古建筑 盒子形状 上部开口 石材材质 上板盖 上表面 下表面 亭顶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实用性仿古双亭建筑,属于仿古建筑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高实用性仿古双亭建筑,包括立柱和亭顶,相邻的立柱间设置有座凳,座凳的两端与立柱固定连接,座凳的下方设置有支柱,支柱位于座凳的下方,支柱的两端分别与地面和座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座凳包括下板、发热层和上板,发热层连接有电源,下板为上部开口的盒子形状,发热层位于上板和下板之间,上板盖设于下板的上表面,下板和上板为石材材质的下板和上板,达到冬季能够提高座凳温度以提高座凳的实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古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实用性仿古双亭建筑。
背景技术
仿古建筑是指专门用于模仿与替代古代建筑、传统宗教寺观、传统造景、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古村落群,还原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
亭子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建于园林、佛寺、庙宇。用于供人休息,避雨,乘凉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亭子也是用来点缀园林景观的一种园林小品,而双亭一般包括立柱和亭顶,它的立柱一般采用石柱,亭顶一般采用木质结构支架,立柱间通常设置用以休息的座凳。
座凳的材质多为石材,在冬季时,座凳温度很低,久坐容易生病,无法起到供人休息的作用,从而冬季的座凳仅有观赏性,而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冬季能够提高座凳温度以提高座凳的实用性的高实用性仿古双亭建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实用性仿古双亭建筑,包括立柱和亭顶,相邻的立柱间设置有座凳,座凳的两端与立柱固定连接,座凳的下方设置有支柱,支柱位于座凳的下方,支柱的两端分别与地面和座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座凳包括下板、发热层和上板,发热层连接有电源,下板为上部开口的盒子形状,发热层位于上板和下板之间,上板盖设于下板的上表面,下板和上板为石材材质的下板和上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柱对座凳起到支撑作用,使座凳更加稳定;冬季时,将电源开启,发热层的温度升高,石材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和很高的储热能力,发热层的热量能够很好的传递给上板,使座凳的温度升高,从而冬季时,便于人们在座凳上休息,同时,座凳也使人们可以取暖,提高了座凳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层包括导热层和电热丝,电热丝设置于导热层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热层起到温度过渡的作用,电热丝的热量在导热层内传递,传递到导热层的表面时,温度在导热层的表面分布较为均匀,然后再传递给上板,使上板与导热层抵接的下表面的各部分接触到的温度相近,有利于提高上板的使用寿命,并使得上板上表面的温度较为均匀,提高了座凳使用时的舒适度;导热层避免了电热丝直接外露,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层的下方设置有绝热层,绝热层位于下板的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绝热层对导热层的热量进行阻隔,使热量不会传递到下板及支柱,只能向上板传递,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开设有凹槽,上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与凹槽相适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搬动起上板,即将上板与下板拆开,使上板与下板之间便于拆卸,有利于对导热层进行定期检查;卡槽对卡块进行限位,使卡块在水平方向上不能进行移动,避免了上板水平方向上与下板发生错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为橡胶材质的缓冲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柯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柯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724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装配式警务执勤站
- 下一篇:一种仿古景观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