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黑臭水体处理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72327.2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9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彬;张乐乐;李军;程传;杨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 |
代理公司: | 32255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混合器 发生单元 微纳米 布气管路 离心泵 释放器 微气泡 预处理 工业污水处理 空气过滤器 羟基自由基 进水管路 纳米触媒 气体溶解 市政污水 水体处理 水质净化 氧化分解 氧化离子 净化 进水管 苯酚 臭水 降解 水中 水泵 水体 污染物 破裂 水质 排放 | ||
一种适用于黑臭水体处理的系统,包括超氧微纳米发生单元、多级混合器和释放器布气管路,超氧微纳米发生单元包括空气过滤器和纳米触媒装置,多级混合器上连接进水管路,进水管路上设有离心泵;通过离心泵将黑臭水泵至多级混合器内,与超氧微纳米发生单元产出的带有氧化离子的气体溶解并产出超氧纳米微气泡,经多级混合器使得超氧纳米微气泡破裂产出大量羟基自由基,降解水中难以氧化分解的污染物如苯酚等,净化过的黑臭水经释放器布气管路排放至河体,实现对水质的净化,通过该系统不仅可对黑臭水体进行水质净化,也可以作为预处理手段用于市政污水、工业污水处理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和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黑臭水体处理的系统。
背景技术
水体黑臭是一种生物化学现象,当水体遭受严重有机污染时,有机物的好氧分解使水体中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造成水体缺氧,致使有机物降解不完全、速度减缓,厌氧生物降解过程生成硫化氢、胺、氨、硫醇等发臭物质,同时形成FeS、MnS等黑色物质,使水体发生黑臭,水体黑臭是严重的水污染现象,使水体完全丧失使用功能,并影响景观以及人类生活和健康;
黑臭等级的划分,透明度低于25cm、溶解氧低于2mg/L、氧化还原电位-200到50mV,氨氮指标不高于8 mg/L,可视为轻度黑臭;透明度低于10cm、溶解氧低于0.2mg/L、氧化还原电位低于-200mV、氨氮指标高于15mg/L,可视为重度黑臭;
为消除水体黑臭、改善水环境质量,国务院颁布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明确要求2017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因此寻求一种适用于黑臭水体处理的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黑臭河流的治理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河道曝气法等。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截污、调水、清淤等水利工程;化学方法如化学试剂除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生物方法主要有人工湿地处理、水生植物恢复、生物修复等;河道曝气法是生态净化系统以水生生物为主体,辅以适当地人工曝气,建立人工模拟生态处理系统,以高效降解水体中的污染负荷,改善或净化水质,是人工净化与生态净化相结合的工艺;
以上工艺都有投资成本高,处理效果见效慢,处理效果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缺点;
超氧纳米微气泡(英文名称Superoxide nanometer micro bubble):指的是区别于普通微气泡,特指直径在50μm以下的超微细气泡。气泡在水中渐渐变小、相伴随的气泡内部压力相反的却是持续增加,在气泡“爆裂”后会产生瞬时高压同时增加水体中的溶氧及高浓氧负离子。另外真空负压气泡能释放出巨大能量;特有的压坏效应,能电离出超氧化物和活性氢氧基;带电性、滞留性、自我加压性、扩散性、强氧化性等特性,可用于有机废气、有机废水的高效分解及打断有机物的分子链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投资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的一种适用于黑臭水体处理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黑臭水体处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超氧微纳米发生单元、多级混合器和释放器布气管路;
释放器布气管路包括释放器布气主管、释放器布气支管和释放器,所述的释放器布气支管连接在释放器布气主管上,所述的释放器安装在释放器布气主管和释放器布气支管的出口端上;
超氧微纳米发生单元包括空气过滤器和纳米触媒装置,所述的空气过滤器连接在纳米触媒装置进气端上;
多级混合器包括压缩扩张管,压缩扩张管的一端连接在纳米触媒装置进口端上、另一端连接在释放器布气管路主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72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