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型腔抽真空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9618.6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2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宜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代理公司: | 51230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春微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气活塞 定模 本实用新型 抽气通道 活塞 抽气机构 注塑模具 垫块 腔内 塑料制品 侧面设置 从上至下 空气通过 腔抽真空 驱动活塞 上固定板 推出机构 下固定板 发生率 液压缸 支撑板 动模 负压 熔体 填满 匹配 接通 抽出 塑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腔抽真空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固定板、定模、动模、支撑板、垫块以及下固定板,定模上设置有型腔,垫块内设置有将塑料制品推出的推出机构,定模上设置有将型腔内的气体抽出的抽气机构,定模侧面设置有抽气活塞孔,抽气活塞孔内设置有抽气通道,抽气通道与定模上的型腔接通,抽气机构包括与抽气活塞孔匹配的活塞、驱动活塞在抽气活塞孔内来回运动的液压缸;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塞的运动将型腔内的空气通过抽气通道进入抽气活塞孔内,从而使型腔内部处于负压或真空的状态,使得熔体塑料更加快速的填满至整个型腔内部,降低了产品缺胶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型腔抽真空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塑成型工艺是指将熔融的原料通过加压、注入、冷却、脱离等操作制作一定形状的半成品件的工艺过程。
塑件的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合模---填充--(气辅,水辅)保压--冷却--开模--脱模等6个阶段。
填充是整个注塑循环过程中的第一步,时间从模具闭合开始注塑算起,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约95%为止。理论上,填充时间越短,成型效率越高;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成型时间(或注塑速度)要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高速填充。高速填充时剪切率较高,塑料由于剪切变稀的作用而存在粘度下降的情形,使整体流动阻力降低;局部的粘滞加热影响也会使固化层厚度变薄。因此在流动控制阶段,填充行为往往取决于待填充的体积大小。即在流动控制阶段,由于高速填充,熔体的剪切变稀效果往往很大,而薄壁的冷却作用并不明显,于是速率的效用占了上风。
低速填充。热传导控制低速填充时,剪切率较低,局部粘度较高,流动阻力较大。由于热塑料补充速率较慢,流动较为缓慢,使热传导效应较为明显,热量迅速为冷模壁带走。加上较少量的粘滞加热现象,固化层厚度较厚,又进一步增加壁部较薄处的流动阻力。
由于喷泉流动的原因,在流动波前面的塑料高分子链排向几乎平行流动波前。因此两股塑料熔胶在交汇时,接触面的高分子链互相平行;加上两股熔胶性质各异(在模腔中滞留时间不同,温度、压力也不同),造成熔胶交汇区域在微观上结构强度较差。在光线下将零件摆放适当的角度用肉眼观察,可以发现有明显的接合线产生,这就是熔接痕的形成机理。熔接痕不仅影响塑件外观,而且其微观结构松散,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使得该部分的强度降低而发生断裂。
一般而言,在高温区产生熔接的熔接痕强度较佳。因为高温情形下,高分子链活动性相对较好,可以互相穿透缠绕,此外高温度区域两股熔体的温度较为接近,熔体的热性质几乎相同,增加了熔接区域的强度;反之在低温区域,熔接强度较差。
注塑件的缺胶缺陷是指熔体塑料未完全填充至型腔,外观表现为注塑件外部轮廓不完整,注射量过小、射胶压力不够、排气问题导致的阻止熔体流动等都是导致缺胶的原因,远离水口的地方更容易导致缺胶缺陷,缺胶直接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缺胶产品一旦形成,无法补救,只能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熔体塑料未完全填充导致的缺胶现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型腔抽真空的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型腔抽真空的注塑模具,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固定板、定模、动模、支撑板、垫块以及下固定板,定模上设置有型腔,所述垫块内设置有将塑料制品推出的推出机构,所述定模上设置有将型腔内的气体抽出的抽气机构,所述定模侧面设置有抽气活塞孔,所述抽气活塞孔内设置有抽气通道,所述抽气通道与定模上的型腔接通,所述抽气机构包括与抽气活塞孔匹配的活塞、驱动活塞在抽气活塞孔内来回运动的液压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宜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宜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9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