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线路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69151.5 | 申请日: | 201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7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明;冯涛;李后清;戴莹琰;蔡明祥;王敦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华涛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 |
| 代理公司: | 32293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文爽 |
| 地址: | 2153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板 凸形连接板 上护板 设备安装空间 可折叠 下护板 右表面 转筒 转轴 本实用新型 滑动套接 紧固连接 可折叠式 两端焊接 有效解决 粘贴固定 故障率 上表面 下表面 最大化 螺栓 边角 焊接 破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折叠线路板,包括第一线路板,第一线路板的上表面设有上护板,第一线路板的下表面设有下护板,上护板和下护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第一线路板的右表面粘贴固定有凸形连接板,凸形连接板的右表面焊接有转筒,转筒的内部滑动套接有转轴,转轴的两端焊接有限位筒和连接块。该可折叠线路板,通过设置凸形连接板等部件,有效解决了因设备安装空间有限,当两块线路板同时安装时缺乏一种能使两块线路板形成一定角度的可折叠式线路板的问题,提高了设备安装空间的利用最大化,提升了设备的整体性能;通过设置上护板等部件,解决了在线路板安装中经常会使线路板的边角破碎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线路板的使用年限并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可折叠线路板。
背景技术
线路板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FPC线路板又称柔性线路板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
当前,在线路板使用中,常因设备安装空间有限,在两块线路板同时安装时缺乏一种能使两块线路板形成一定角度的可折叠式线路板,从而不利于设备安装空间的利用最大化,降低了设备的整体性能;另外在线路板安装中经常会使线路板的边角破碎,从而降低了线路板的使用年限进而增加了设备的故障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折叠线路板,以解决因设备安装空间有限,在两块线路板同时安装时缺乏一种能使两块线路板形成一定角度的可折叠式线路板,从而不利于设备安装空间的利用最大化,降低了设备的整体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折叠线路板,包括第一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的上表面设有上护板,所述第一线路板的下表面设有下护板,所述上护板和下护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板的右表面粘贴固定有凸形连接板,所述凸形连接板的右表面焊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内部滑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焊接有限位筒和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限位筒和连接块的表面同时焊接有凹形连接板,所述凹形连接板右表面粘贴固定有第二线路板,所述第二线路板的上下表面设有上护板和下护板。
优选的,所述限位筒的内部开设有卡位孔,所述卡位孔内滑动卡接有卡杆。
优选的,所述转筒的内部开设有凸形孔道,所述凸形孔道内设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下端与卡杆进行焊接。
优选的,所述卡杆的侧表面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焊接于凸形孔道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折叠线路板,通过设置凸形连接板等部件,有效解决了因设备安装空间有限,当两块线路板同时安装时缺乏一种能使两块线路板形成一定角度的可折叠式线路板的问题,提高了设备安装空间的利用最大化,提升了设备的整体性能;另外通过设置上护板等部件,有效解决了在线路板安装中经常会使线路板的边角破碎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线路板的使用年限并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剖面图。
图中:1上护板;2第一线路板;3凸形连接板;4弹簧;6凹形连接板;7第二线路板;8凸形孔道;9推板;10卡杆;11限位筒;12转轴;13下护板;14卡位孔;15转筒;16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华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华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9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视镜镜头模块软硬板结合结构
- 下一篇:刚挠结合线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