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暖隔热双切换地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8690.7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9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起;李义昊;李宝林;孟连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管 送水管道 传热条 支撑架 供暖 地暖装置 隔热 分热板 弧板 流淌 本实用新型 内侧中心处 底板 侧面接触 单独使用 隔热板 圆弧状 滑动 底面 方片 发热 地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暖隔热双切换地暖装置,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下方设有分热板、发热管、传热条、隔热板、送水管道和支撑架,分热板的底面接触发热管和传热条,传热条的两个侧面接触连接发热管,送水管道和发热管均与支撑架接触,支撑架包括底板、第一弧板、第二弧板和方片;本供暖隔热双切换地暖装置,传热条的两侧开设有圆弧状的凹槽,这样可以避免发热管发生滑动,保证稳定性,传热条的内侧中心处连接有送水管道,送水管道和发热管均与支撑架接触,发热管和送水管道可以单独使用,当需要快速对地板进行升温时,发热管发热的同时送水管道流淌着热水,双重升温加快供暖速度,当需要降温时,发热管关闭的同时送水管道流淌着冷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供暖隔热双切换地暖装置。
背景技术
地暖系统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系统简称,之所以称为地暖系统是因为地暖本身不是单一的产品,地暖一般以系统的形式出现。地暖系统包括热源、管道以及相应的辅材,是最舒适健康的家庭独立采暖方式之一。地暖由于在室内形成脚底至头部逐渐递减的温度梯度,从而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舒适感,人们在使用地暖时,在长时间后,地暖内部的零件会发生脱落,同时温度调节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暖隔热双切换地暖装置,具备稳定性好和温度调节方便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暖隔热双切换地暖装置,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下方设有分热板、发热管、传热条、隔热板、送水管道和支撑架,分热板的顶面接触连接面板,分热板的底面接触发热管和传热条,传热条的两个侧面接触连接发热管,传热条的内侧中心处开设有圆孔,传热条通过此圆孔连接有送水管道,送水管道和发热管均与支撑架接触,所述支撑架的底面处安装有隔热板,支撑架包括底板、第一弧板、第二弧板和方片,底板的底面接触连接隔热板,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一弧板、第二弧板和方片,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交替设置,第一弧板的内壁接触连接发热管,第二弧板的内壁接触连接送水管道,方片位于第二弧板的内侧,方片的顶面接触连接传热条。
优选的,所述送水管道的外侧安装有翅片,翅片连接传热条,送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冷热水接头。
优选的,所述传热条的两侧开设有圆弧状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板的内侧和第二弧板的内侧均开设有圆弧槽。
优选的,所述面板的顶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凸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供暖隔热双切换地暖装置,分热板的底面接触发热管和传热条,传热条的两侧开设有圆弧状的凹槽,这样可以避免发热管发生滑动,保证稳定性,传热条的内侧中心处连接有送水管道,送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冷热水接头,送水管道内不仅可以流淌热水还能流淌冷水,送水管道和发热管均与支撑架接触,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交替设置,发热管和送水管道可以单独使用,当需要快速对地板进行升温时,发热管发热的同时送水管道流淌着热水,双重升温加快供暖速度,当需要降温时,发热管关闭的同时送水管道流淌着冷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热条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2、分热板;3、发热管;4、传热条;5、隔热板;6、送水管道;7、支撑架;71、底板;72、第一弧板;73、第二弧板;74、方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86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