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副仪表板总成及副仪表板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8271.3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鉴刚;李盈坤;李东强;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利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仪表板 支架 第一连接部 固定结构 限位凸块 安装孔 限位部 配合 装配 本实用新型 第二连接部 车身地板 配合部位 支架安装 支架装配 紧固件 稳固性 限位孔 顶面 侧面 汽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总成及副仪表板固定结构,副仪表板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限位凸块,安装时,将第二支架的第二连接部装配于车身地板上,将第一支架安装于副仪表板本体上,第一连接部装配于副仪表板本体的顶面,第一配合部位于副仪表板本体的侧面,限位凸块与限位孔相配合以限制第一配合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防止第一配合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产生前后和/或左右方向的位移,同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配合,保证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的对中,通过紧固件将副仪表板本体、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装配固定,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稳固性及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副仪表板及副仪表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副仪表板是汽车的关键内饰之一,集成储物等方便乘客使用的功能件。同时要求副仪表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以满足乘客肘部支撑或异常力的冲击等。传统的副仪表板安装固定好后容易出现强度不足的情况,导致装配好后的副仪表板不稳固,品质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提高稳固性及品质的汽车、副仪表板总成及副仪表板固定结构。
一种副仪表板固定结构,包括:
第一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及两个第一配合部,两个所述第一配合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两端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弯折,所述第一配合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孔及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配合部上还形成有第一限位部;
第二支架,包括第二连接部及两个第二配合部,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两端且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弯折,所述第二配合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配合部上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及
限位凸块,位于副仪表板本体上,所述限位凸块用于与所述限位孔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由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一侧弯折形成的弯折板,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形成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上的缺口,所述弯折板能够抵触在所述缺口的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上还形成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第一配合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搭在所述第二配合部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为由所述第二配合部延伸弯折形成的引导板,两个所述引导板之间的间距由远离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方向向靠近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块上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限位孔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配合的第二台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配合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之间的间距。
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包括:
副仪表板本体;及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固定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上,通过紧固件将所述副仪表板本体、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装配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块一体成型于所述副仪表板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内壁上凸出形成有安装件,所述限位凸块一体成型于所述安装件上。
一种汽车,包括:
车身地板;及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所述第二支架装配于所述车身地板上。
上述汽车、副仪表板总成及副仪表板固定结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8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罩总成
- 下一篇:车辆用仪表面板开口部周边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