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性油墨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8101.5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0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锋;张俊超;春胜利;张小飞;白成坡;白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墨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B01D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油墨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性油墨循环装置,涉及水性油墨循环领域,包括墨泵、油墨存储桶、油墨过滤装置、连接管线和循环墨槽,所述墨泵通过连接管线将油墨存储桶中的油墨吸入循环墨槽中,油墨过滤装置位于油墨存储桶内部,所述循环墨槽与油墨存储桶通过连接管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油墨槽的挡板结构设置,有利于油墨形成均匀无死角的流动状态防止油墨干结。2、油墨储存桶中加入净化过滤装置,一方面净化油墨,另一方面强制性消泡。3、添加稀释剂时可以在墨桶中加入,加入到过滤装置中混合效果明显,一方面可以快速与回流的油墨混合进入墨桶上部,经过长时间的混合再通过墨桶底部的泵送口送到墨槽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性油墨循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性油墨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性油墨在吹膜联线印刷的过程中,未配置油墨循环装置时,容易产生油墨流动死角,长时间不流动的油墨随着稳定剂的挥发而发生复溶性变差产生刀线,严重时发生油墨干结;并且在高速印刷时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气泡堆积在墨槽中严重时导致油墨溢出墨槽或泡沫表面干结;另外,在不具备循环功能的墨槽中不能做到油墨的在线净化,有些无意中引入墨槽的杂质会持续的留在刮刀和印刷版辊形成的夹角中造成印刷刀线,并且在此类墨槽中加入稀释剂时由于短时间内稀释剂和油墨不能达到充分的混合从而造成油墨色浓度和粘度暂时性不均匀产生印刷颜色差异和印刷水纹。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水性油墨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油墨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油墨循环装置,包括墨泵、油墨存储桶、油墨过滤装置、连接管线和循环墨槽,所述墨泵通过连接管线将油墨存储桶中的油墨吸入循环墨槽中,油墨过滤装置位于油墨存储桶内部,所述循环墨槽与油墨存储桶通过连接管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墨槽内侧固定连接有溢流挡板,溢流挡板高度低于循环墨槽的高度,高度差为5-10cm,溢流挡板距离循环墨槽前端和循环墨槽后壁的距离比例是1:9,连接管线与溢流挡板前端底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墨泵采用具有耐腐蚀性能的气动隔膜泵,泵体带有气压调节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线为塑料柔性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油墨过滤装置为滤网,滤网为80-200目的尼龙网或不锈钢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油墨存储桶为塑料桶或不锈钢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连接墨泵与循环墨槽的连接管线连接处位于循环墨槽后壁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油墨槽的挡板结构设置,有利于油墨形成均匀无死角的流动状态防止油墨干结。
2、油墨储存桶中加入净化过滤装置,一方面净化油墨,另一方面强制性消泡。
3、添加稀释剂时可以在墨桶中加入,加入到过滤装置中混合效果明显,一方面可以快速与回流的油墨混合进入墨桶上部,经过长时间的混合再通过墨桶底部的泵送口送到墨槽中,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短时间内稀释剂和油墨不能达到充分的混合从而造成油墨色浓度和粘度暂时性不均匀产生印刷颜色差异和印刷水纹。
4、泵送油墨管线出口在墨槽中的设置位置对于油墨的整体流动状态和溢流情况的辅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水性油墨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墨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墨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8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出高保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持电动清洁刷用的自动出液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