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架空放线地面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7715.1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4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灏;王海超;秦志刚;辛友;郭王朋;汪利君;雅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 代理人: | 陈伯祥;张小晶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空 放线 地面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控系统,具体为架空放线地面监控系统,包括若干个铁塔、用于放线的走板和终端显示,包括若干监控设备、监控设备包括可转动的摄像头,摄像头安装在每个铁塔下方,并对准铁塔的牵引部,摄像头上设有用于开闭摄像头的信号接收器,走板上安装有信号发射器。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防止架空线路牵引张力放线过程中的卡线、跳线或过牵引等现象发生,而且可以避免原本现有技术中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走板上只能单角度观测,导致采集所反馈的信号存在错误的现象;从而保证了放线的质量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系统,具体为架空放线地面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中,牵引张力放线是技术和安全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工作,牵引张力放线一般通过走板带动电线路通过每一个铁塔,从而完成放线工作。因为所处安装的环境大多数在深山险峻、人烟稀少地带,所以现场环境复杂,并且牵引张力展放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牵放距离达到10公里以上,机械牵引张力放线容易存在卡线、跳线、过牵引等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3951578U涉及一种无线移动监控系统,包括终端录像设备、图像采集发射器、信号转发中继,所述图像采集发射器固定到架空线路牵引张力放线过程中所使用的走板上随其一起移动,对所述走板的行迹进行自动记录以及所述走板的前后方向工作状态进行采集,所述信号转发中继安装到架空线路的铁塔上,在所述走板行进到所述信号转发中继的信号接受范围时,所述信号转发中继打开,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发射器记录的所述走板的行迹以及所述走板的前后方向工作状况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转发到所述终端录像设备以视频图像实时显示。该无线移动监控系统可以防止卡线、跳线或过牵引等现象发生,保证放线质量和安全的架空线路牵引张力放线。
虽然上述专利通过走板上安装图像采集发射器对架空线路进行实时监控,但还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空中走线使图像采集发射器只能单角度观测,采集的信号容易使信号转发中继发出错误信号,从而产生错误的警示,影响对走板轨迹的判断,存在安全隐患。 2、空中走线容易受恶劣天气影响,且放线距离较长,会存在同一段放线段区域内一侧有风,一侧没风,风会使走板上的图像采集发射器产生偏移,从而影响采集效果,最终影响对走板轨迹的判断,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架空放线地面监控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架空放线地面监控系统,包括若干铁塔、用于放线的走板和终端显示,包括若干监控设备,每个所述铁塔下方安装有所述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对准铁塔的牵引部,所述监控设备包括可转动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上设有用于开闭摄像头的信号接收器,所述走板上安装有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控制摄像头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首先,在每个铁塔下方的地面上安装摄像头。然后进行放线操作,放线过程中走板上的信号发射器发射信号,摄像头上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自动开启摄像头,对放线过程中走板在铁塔附近的工作情况以及运动轨迹进行图像采集,将采集好的图像反映给终端显示,终端显示展现图像,从而由人工判断走板是否存在卡线、跳线或者过牵引的现象。如若出现卡线、跳线或过牵引现象,马上停止走板工作,工作人员对走板进行调节后走板方可继续工作。当摄像头上的信号接收器接收不到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时,摄像头自动关闭,便于终端显示展现及时图像。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卡线、跳线或过牵引等现象发生,保证了放线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7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