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66523.9 | 申请日: | 2019-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0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胡洋;全谋云;郑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恒安数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17/103 | 分类号: | G08B17/103;G08B2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1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感烟探测器 发光元件 感光元件 独立式 电路 火灾报警系统 技术方案要点 火灾探测器 工作电压 供电单元 火灾信息 警示单元 声光报警 输出控制 通信单元 用电设备 光频率 光源 光照 后台 提示 筛选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探测器技术领域,旨在提供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电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发出光源的发光元件和一个用于接收光照的具有光频率筛选能力的感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感光元件连接有用于接收信号和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有用于声光报警的警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上连接有用于为用电设备提供工作电压的供电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连接有用于传输至后台并提示现场火灾信息的通信单元。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型场所中的火灾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探测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电路。
背景技术
独立式感烟探测器一般安装在家庭、网吧等小型场所,以进行烟雾的探测。使用电池或交流电降压供电,没有与控制主机连接,可以实现独立探测、独立报警,不需和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报警时现场发出声光报警,安装使用方便。
感烟探测器一般设计为一个迷宫式烟雾探测室,里面设计有一个光源和一个感光元件,正常时,光源的光线一般不能照射到感光元件上,但是有烟雾进入后,光线在烟雾中产生散射,使部分光线照射到感光元件上,烟雾越浓,光线越多,感光元件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输出。
但是,每一个独立式感烟探测器都是一个微小的系统,探测到火警后会现场声光报警,以提醒人们。因此消防主机必须有人值守,这使独立式感烟探测器具有局限性,只适用于小场所,发生报警时,10米内必须有人,否则探测器的作用就完全失效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电路,其上设置有用于将信号传输至云服务器上的信号传输单元,并将现场的火灾信息上传至后台,经显示单元显示出来通知工作人员,以减少独立式感烟探测器报警时须有人的局限性,独立式感烟探测器在报警时无需有人在现场,节省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电路,包括用于发出光源的发光元件和一个用于接收光照的具有光频率筛选能力的感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感光元件连接有用于接收信号和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有用于声光报警的警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上连接有用于为用电设备提供工作电压的供电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连接有用于传输至后台并提示现场火灾信息的通信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烟雾产生时,发光元件的光源经烟雾产生散射,使部分光线照射到感光元件上,感光元件再将光线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输入至控制单元内;控制单元将信号传输至通信单元,以提示通知工作人员,以减少独立式感烟探测器报警时须有人的局限性,独立式感烟探测器在报警时无需有人在现场,节省人力成本;控制单元向警示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警示单元的指示灯亮、发声报警;同时,控制单元能将检测结果如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信息以数字信号形式实时发送至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单元为控制单元提供工作电压。
优选的,所述感光元件为红外线光敏二极管LED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线光敏二极管LED1是一种高速度、高敏感的接收管,响应时间快、灵敏度高,具有光频率筛选的能力,以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控制单元内。
优选的,所述发光元件为红外线发光管LED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线发射管LED2具有高辐射强度的特点,主要起到发射光源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为微控制器IC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控制器IC1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高代码执行效率等优点,操作简单。
优选的,所述警示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LED3和蜂鸣器S,所述控制单元的其中一个输出端经电阻R2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经电阻R5和线圈L1连接蜂鸣器S的正极,所述蜂鸣器S的负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其中另一个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恒安数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恒安数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65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