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妇产科用助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6411.3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5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邹清靖;焦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清靖 |
主分类号: | A61B17/44 | 分类号: | A61B17/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02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握杆 气垫 胎儿头部 夹持头 内表面 右夹板 圆螺母 左夹板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凹槽两侧 传统方式 医疗器具 助产装置 侧面 充气囊 上表面 输气管 助产钳 妇产科 夹持 螺杆 损伤 增设 调控 贯穿 | ||
一种妇产科用助产装置,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在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内表面中下部均设有气垫,在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内表面的气垫通过输气管连接有充气囊,在所述右侧握杆上表面上部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有圆螺母,在所述右侧握杆内侧面上部设有贯穿凹槽两侧壁且与凹槽内的圆螺母相对应的通孔,在所述左侧握杆内侧面上部设有与所述右侧握杆上部的通孔相对应的具有一定弧度的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机械调控的方式对夹持头进行控制,规避了传统方式中需要人为把控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助产钳的操作难度,同时增设气垫对胎儿头部进行夹持,也大大降低了夹持头对胎儿头部造成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用助产装置。
背景技术
妇产科医生在为产妇实行自然分娩时,需要医生辅助娩出胎儿,当胎儿的头部露出时,为了防止胎儿出现窒息的状况,医生通常用双手托住胎儿的头部,配合产妇将胎儿拖出子宫,现在医院妇产科内最常用的助产器具是助产钳和胎头吸引器,为了达到母子平安的目的,研究一种安全的、便于操作的妇产科助产装置具有很大的意义。
如果使用产钳不顺利,就会对胎儿造成很大的伤害,主要是体现在脑伤害上,颅内出血,颅骨畸形,皮表伤害等。根据相关医学统计,父母双方智力正常的痴呆儿、低能儿,有为数不少的是使用了产钳助产。胎儿的头骨尚未完全愈合,出生之时动用产钳夹住头部,对大脑有一定物理上的损伤,这种损伤因为涉及到脏器损害,可能是“不可逆”的。目前应用于妇产科的助产装置结构简单,安全性低,可能误伤胎儿,不能起到很好的助产作用,现有的产钳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1、现有的装置结构单一,灵活性较差,功能性较差,急需一种新型的妇产科助产装置。
2、在通过助产钳进行助产时,由于现有的助产钳在使用时一般将钳体放置在胎儿头部两侧的耳廓下缘,通过钳柄扣住胎儿头部将胎儿娩出,在娩出由于力度不好掌控,容易给母婴造成伤害,如导致产妇的宫颈和阴道壁损伤,还可能引发尿失禁,使新生儿头皮损伤、水肿等。
3、由于新生儿头部会存留液体,比较湿滑,容易造成助产钳的夹持不稳定,在使用的过程中,如若出现助产钳与胎儿头部脱离的情况,也非常有可能对胎儿造成损伤。
4、使用助产钳的过程中,由于胎儿的头有大有小,现有的助产钳都是通过医护人员人为操作改变助产钳开口大小,其力度很难掌控,容易给母婴带来伤害。
5、在使用助产钳进行助产时,需要医护人员施力对夹持在胎儿头部两侧的助产钳进行拉拽,而在拉拽助产钳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对助产钳夹持力度的改变,稍有不慎就会加重助产钳夹持力度对胎儿头部造成损伤。
6、现有的助产钳都是通过抓握握柄进行使用,然而在助产钳使用过程中握柄处于打开状态,使得医护人员的抓握施力变得十分不便,尤其是对于一些手部较小的女性医护人员,很难有效的对打开的握柄进行抓握,进而影响了助产钳的使用。
7、现有的助产钳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时刻把控操作,由于新生胎儿身体较为脆弱,这就导致医护人员在使用助产钳过程中需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助产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机械调控的方式对夹持头进行控制,规避了传统方式中需要人为把控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助产钳的操作难度,同时增设气垫对胎儿头部进行夹持,也大大降低了夹持头对胎儿头部造成的损伤。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清靖,未经邹清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64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吸盘式助产装置
- 下一篇:新型胃镜下异物取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