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高速均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4441.0 | 申请日: | 201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4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洪睿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6;B02C1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化 本实用新型 电机控制器 旋转电机 均液器 均化 电气控制柜 动植物组织 加热电阻丝 保温效果 容器壳体 双层设计 转速可调 均浆机 均浆器 可控制 定长 对丝 架体 均液 可调 内胆 底座 加热 动植物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高速均浆机,包括底座,电气控制柜,电机控制器,均浆器,架体机构,细化机构和对丝外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控制器,可控制旋转电机的转速,使旋转电机的转速可调,还能实现定长的功能,满足对不同浆液的均液;通过设置均液器,在对浆液进行均化的时候,通过加热电阻丝对浆液进行加热,润温,使得细化后的动植物组织迅速溶入浆液内,加快了浆液的均化速度,而且容器壳体和内胆属于双层设计,还能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通过设置细化机构,加快了均液器中液体的流动,使得细化后的动植物的组织迅速溶入浆液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高速均浆机。
背景技术
匀浆机就是把动植物组织打散并研磨成均匀的糊状物的机器,匀浆机广泛用于动物组织、生物样品、食品、药品、化妆品、农产品、固体、半固体、非水溶性样品的匀浆处理,可匀浆20ml~250ml,现有的匀浆机在使用时,因电机的高速运转,造成电机过热,减少电机的使用寿命,在对组织进行研磨的过程中,因搅拌桨的高速旋转容易造成对搅拌装置的破坏,安全系数低。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1221907.0,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多功能匀浆机,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支架底端安装壳体,壳体内部安装竖直放置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安装微型电机,微型电机输出端连接旋转轴,旋转轴通过外侧轴套安装扇叶,扇叶一侧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壳体内腔底端,且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在壳体底端设置通孔内,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至壳体外侧下端设置搅拌桨上,搅拌桨安装在反应箱内,反应箱外侧安装壳体,壳体内侧壁与反应箱外侧壁安装减震装置,且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杆,固定杆水平设置,固定杆内部安装弹簧,弹簧一侧安装减震杆,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桨对反应箱内的组织溶液进行充分搅匀,同时实现对驱动电机的散热,使用安全快捷。但是现有的一种多功能匀浆机还存在着不能进行速度调节,对于动植物组织细化不彻底,存在大颗粒的现象,不能对浆液进行润温,溶解效率低,以及不能对驱动电机产生的震动进行吸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高速均浆机,解决了现有的一种多功能匀浆机还存在着不能进行速度调节,对于动植物组织细化不彻底,存在大颗粒的现象,不能对浆液进行润温,溶解效率低,以及不能对驱动电机产生的震动进行吸附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高速均浆机,包括底座,电气控制柜,电机控制器,均浆器,架体机构,细化机构和对丝外环,所述的电气控制柜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一端的上部,并通过导线与市电连接;所述的电机控制器设置在电气控制柜的上端,并与电气控制柜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均浆器通过对丝外环与连接装置螺纹连接;所述的架体机构底部焊接在底座上;所述的细化机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架体机构上;所述的对丝外环两端分别与连接装置和容器壳体螺纹连接。
所述电机控制器具体采用RCMF-1型电机调速控制器,可控制旋转电机的转速,使旋转电机的转速可调,还能实现定长的功能,满足对不同浆液的均液。
所述均浆器包括容器壳体,内胆,加热电阻丝和外螺纹,所述的容器壳体和内胆的纵截面均设置为U字状;所述的内胆设置在容器壳体的内部;所述的加热电阻丝嵌装在容器壳体和内胆之间,并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连接;所述的外螺纹开设在容器壳体顶部的四周;所述的加热电阻丝具体采用Cr20Ni35型电炉加热丝。
所述架体机构包括立柱,安装架,减震胶垫,电机卡箍和连接装置,所述的立柱焊接在底座的上端;所述安装架焊接在立柱的顶部;所述的电机卡箍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的减震胶垫设置在电机卡箍内部,并与安装架粘结。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件,轴用密封圈,第一阶梯螺纹和第二阶梯螺纹,所述的轴用密封圈嵌装在连接件的上方,并与传动轴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一阶梯螺纹和第二阶梯螺纹均开设在连接件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洪睿,未经马洪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4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