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早教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2387.6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0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擎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44248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支架 主控芯片模块 控制模块 转动臂 转动脚 智能机器人技术 垫脚 本实用新型 机体支撑 角度调节 人机交互 投影播放 投影模块 投影屏幕 语音交互 语音指令 载体表面 转动螺杆 底面 顶面 卡槽 投影 机器人 视频 播放 响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早教机器人,包括早教机体和固定在其底面的固定支架,所述早教机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早教机体的底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转动臂和转动脚;通过调节各个转动臂和转动脚的角度,以及转动螺杆和垫脚,实现固定支架将早教机体支撑在各种载体表面,实现投影的角度调节,便于使用,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控制,通过语音交互模块收录使用者的语音指令,并由主控芯片模块播放相应的音频及视频,通过投影模块进行投影播放,使用人员在投影屏幕上进行操作,并由主控芯片模块进行判断,从而及时作出响应,提升了设备与使用者之间的人机交互,使得使用者的兴趣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早教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对智能机器人的研究越来越多,在教育领域,机器人也逐渐开始多了起来,早教机器人就是其中一种,它能够对幼小儿童进行陪伴、教学和玩耍。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早教机器人的支撑固定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根据具体的放置情况进行角度的调整,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2、现有的早教机器人的功能单一,且人机交互的体验较差,无法有效提高儿童的使用兴趣,长期使用后儿童的兴趣降低,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早教机器人,具有可调节角度及人机交互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早教机器人,包括早教机体和固定在其底面的固定支架,所述早教机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早教机体的底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转动臂和转动脚,所述转动臂安装在所述卡槽内,所述转动臂与早教机体铰接,所述转动臂的底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动脚安装在所述凹槽内部,且所述转动脚与所述转动臂铰接,所述早教机体的内部还安装有主控芯片模块、语音交互模块、传输模块、投影模块、投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传输模块、投影模块和所述投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所述语音交互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交互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早教机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投影镜头,所述早教机体的外壁底端具有透音格栅,所述早教机体的外壁顶短固定连接有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卡槽和所述固定支架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卡槽和所述固定支架对称分布在所述早教机体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转动臂通过所述第一转动块与所述早教机体铰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脚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所述转动脚通过所述第二转动块与所述转动臂铰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脚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块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所述转动脚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垫脚。
优选的,所述垫脚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材质为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时,可将早教机体底面的固定支架展开,将各个转动臂向下转动至合适角度,再将转动脚向下转动至合适角度,通过调节各个转动臂和转动脚的角度,以及转动螺杆和垫脚,实现固定支架将早教机体支撑在各种载体表面,实现投影的角度调节,便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擎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擎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2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纳线制备装置及微纳结构
- 下一篇:建筑室内工程施工的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