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打桩的冲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0782.0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6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杰;潘晓;莫蔚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之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市拱墅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0 | 分类号: | E02D7/00;E02D7/24;E02D19/10;B01D35/02;B01D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体 过滤组件 冲水管 本实用新型 管体内部 打桩 地基处理技术 井点降水 中空设置 降水井 土体 出口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打桩的冲水管,涉及地基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冲水管作用单一的问题;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管体,管体呈中空设置,且管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入口和出口;管体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覆盖管体的出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内部设置过滤组件,使得冲水管在具有延长桩等结构打入到土体的深度的优点的同时,具有作为降水井点进行井点降水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打桩的冲水管。
背景技术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将桩等结构打入到土层中,由于土层的性质不同,利用静力压桩法打桩时打入的深度也会大大不同。对于一些粉砂土、淤泥质土等土质施工现场,对于桩打入土层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申请公布号为CN102383416A、申请公布日为2012年03月2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气水钢板桩及其使用方法,高压气水钢板桩横截面呈状,两侧边的外端向外弯折,钢板桩的桩头呈等腰直角状;在钢板桩内侧的凹槽中固定供水管和供气管;供水管和供气管均竖直向下固定。对高压气水钢板桩内侧凹槽中固定的供水管和供气管,分别通高压水和高压空气,并配合振动锤插打,随着钢板桩下沉,将钢板桩端下的密实卵石层冲松散,小粒径砂石随高压水气混合物上浮到河床,形成孔洞,从而使钢板桩的锚固深度能达到设计的要求。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供水管仅作为流通高压水的通道,作用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打桩的冲水管,通过在管体内部设置过滤组件,使得冲水管在具有延长桩等结构打入到土体的深度的优点的同时,具有作为降水井点进行井点降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打桩的冲水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呈中空设置,且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管体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覆盖所述管体的出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桩等结构打入到土层中时,可以将冲水管焊接于该结构上,然后对冲水管入口处冲水,使得土层在高压水的压力作用下向四周散开,加快结构进入土层的速度以及延长结构进入土层的深度。当冲水管进入到土层后,在地下水充沛的地方需要进行降水,此时在冲水管的入口处连接抽水泵,使得土层中的水通过过滤组件的过滤后从冲水管排出,降低地下水位。过滤组件的设置能够减少土层中的砂石等杂质进入到管体中,减低管体被堵塞的概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管体的出口处连接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两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导向筒的截面自管体上向远离管体的方向上呈缩小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筒的设置能够减小管体端部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加快管体进入到土层的速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向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土层中的地下水进入管体的通道,加快地下水从冲水管中抽出的速度,提高降水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滤组件呈筒状设置,且所述过滤组件上靠近出口的一端为封闭设置;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管体之间通过拆卸式的固定组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过滤组件从管体中拆除,便于更换和维修。其次,在将冲水管打入土层的过程中,可以先将过滤组件从冲水管冲拆下。当需要进行降水时,从冲水管的入口处将过滤组件下放到冲水管出口一端,并通过固定组件进行固定,减少冲水管对土层冲高压水时过滤组件对高压水的阻力。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过滤组件外壁上的插接板,所述插接板沿着过滤组件的周向均匀且等间距地布置有多个;所述冲水管内壁上固定有环板,所述环板上远离出口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在冲水管内壁的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且所述固定板与环板之间形成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板从相邻的固定板之间的间隔处进入,且插接板转动后与插接槽插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之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市拱墅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之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市拱墅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0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铰刀型扩体地锚
- 下一篇:一种柱锤冲扩桩夯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