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动态称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60656.5 | 申请日: | 2019-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2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戎云峰;毛黎明;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康森隆(丹阳)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G19/08 | 分类号: | G01G1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变区 支撑脚 测力传感器 凸台 螺栓 安装通孔 上安装座 下安装座 外凸 车辆动态称重 本实用新型 长方体结构 右端面 左端面 | ||
一种车辆动态称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传感器(1)为长方体结构,在其主体上设有两个应变区:分别为左应变区(12)与右应变区(13),在左应变区(12)与右应变区(13)之间的顶面上设有凸台(14),凸台(14)上设有上安装座安装通孔,在左应变区(12)与测力传感器(1)的左端面之间的底面上设有外凸的支撑脚(15),在右应变区(13)与测力传感器(1)的右端面之间的底面上设有外凸的支撑脚(15),支撑脚(15)上设有下安装座安装通孔;所述上安装座(2)通过螺栓(3)固定在凸台(14)上,下安装座(2)通过螺栓(3)固定在支撑脚(15)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称重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辆动态称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交通量迅速增加,各种载货汽车、大平板汽车、挂车和集装箱运输汽车数量和载货量逐年递增,同时车辆超载超限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使公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由此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日益增多。目前对车辆的超载监测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方法,我国在汽车动态称重机构的研究应用时间较短,已有的动态汽车称重机构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研制动态汽车称重机构对我国来说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动态称重装置,通过上安装座连接装货物的容器,通过下安装座连接车架,由上安装座将载货重量传输到测力传感器的两个应变区,分点受力进行力值测量,可靠性强、测量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动态称重机构,由测力传感器、下安装座、螺栓与上安装座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传感器为长方体结构,其右端面上设有数据输出插座,并在其主体上设有两个应变区:分别为左应变区与右应变区,在左应变区与右应变区之间的顶面上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上安装座安装通孔,在左应变区与测力传感器的左端面之间的底面上设有外凸的支撑脚,在右应变区与测力传感器的右端面之间的底面上设有外凸的支撑脚;支撑脚上设有下安装座安装通孔;所述上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凸台上,下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脚上。
所述凸台的长度大于等于三之二的两个应变区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两个应变区之间的距离,保证上安装座承受的力有效的转化到两个应变区,分点受力进行力值传递,可靠性强、测量精度高。
所述螺栓穿过上安装座上设有的固定孔后,固定在与测力传感器的凸台上,螺栓与上安装座之间还设有弹性垫圈,防止使用过程中上安装座松动。
所述螺栓穿过测力传感器上的下安装座安装通孔与下安装座固定,螺栓与测力传感器之间还设有垫圈,防止使用过程中下安装座松动。
所述测力传感器的右端面上设有两个数据输出插座,通过两个数据输出插座可以方便测力传感器与车辆仪表上的控制器或者另一个传感器连接,避免多个零件同时与车辆控制器连接,导致使用线缆过多,放置杂乱。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上安装座连接装货物的容器,通过下安装座连接车架,由上安装座将载货重量传输到测力传感器的两个应变区,分点受力进行力值测量,可靠性强、测量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测力传感器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为测力传感器、2为下安装座、3为螺栓、4为上安装座、5为弹性垫圈、6为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康森隆(丹阳)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利康森隆(丹阳)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0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式车载称重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半挂车车载称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