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缩水丝绸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0068.1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3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权;仇建缨;张匡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同欣丝绸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7/12;B32B9/00;B32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绸面料 防缩水 水性丙烯酸酯 本实用新型 防辐射层 依次设置 抗菌层 耐磨层 膜层 除静电 防辐射 防水性 上表面 下表面 阻燃层 黏胶层 内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缩水丝绸面料,包括防缩水丝绸面料本体,所述防缩水丝绸面料本体上表面从里之外依次设置有防辐射层、耐磨层和丝绸面料外层,且防缩水丝绸面料本体下表面由里之外依次设置有抗菌层、水性丙烯酸酯膜层、丝绸面料内层和黏胶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辐射层、耐磨层、丝绸面料外层、抗菌层、水性丙烯酸酯膜层、阻燃层和除静电层解决了防缩水丝绸面料在使用时不具备防辐射的功能,功能性较弱和防缩水丝绸面料防水性不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防缩水丝绸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缩水丝绸面料。
背景技术
丝绸所含的天然纤维主要是蚕丝纤维,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蚕丝纤维是唯一得到实际应用的天然长丝纤维,由蚕改粘液凝固而成。蚕丝纤维因蚕的食性不同分成多种,其中有食桑叶形成的桑蚕丝纤维、食柞树叶形成的柞蚕丝纤维以及食木薯叶、马桑叶、蓖麻叶形成的其他野蚕丝纤维。桑蚕丝纤维和柞蚕丝纤维可以把长丝纤维的形态保留到集束形成的长丝纱中,其他的几种野蚕丝纤维只能被改形为短纤维用纺织加工。在用桑蚕丝纤维和柞蚕丝纤维集束形成的长丝纱中,桑蚕丝纤维的长丝纱最重要,占天然长丝纱的大部分,丝绸在织造的过程中会加入一些人工纤维来增强丝绸的防缩水性,传统的防缩水丝绸面料在使用时不具备防辐射的功能,功能性较弱,同时传统的防缩水丝绸面料防水性不强。
但是现有技术中防缩水丝绸面料的防辐射和防缩水丝绸面料的防水性存在以下不足:
1、传统的防缩水丝绸面料在使用时不具备防辐射的功能,功能性较弱;
2、传统的防缩水丝绸面料防水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缩水丝绸面料,解决了防缩水丝绸面料在使用时不具备防辐射的功能,功能性较弱和防缩水丝绸面料防水性不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缩水丝绸面料,包括防缩水丝绸面料本体,所述防缩水丝绸面料本体上表面从里之外依次设置有防辐射层、耐磨层和丝绸面料外层,且防缩水丝绸面料本体下表面由里之外依次设置有抗菌层、水性丙烯酸酯膜层、丝绸面料内层和黏胶层。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通过黏胶层与丝绸面料外层相互进行粘连。
优选的,所述丝绸面料外层内部包括阻燃层和除静电层。
优选的,所述丝绸面料外层与丝绸面料内层组织密度和厚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防缩水丝绸面料本体、防辐射层、耐磨层、丝绸面料外层、抗菌层、水性丙烯酸酯膜层、丝绸面料内层和黏胶层的表面积大小比例相等。
优选的,所述丝绸面料外层与耐磨层厚度比例为2:1。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缩水丝绸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防辐射层、耐磨层、丝绸面料外层、阻燃层和除静电层,该丝绸在进行使用时,防辐射层会减弱电子产品屏幕产生的大量辐射,给人体带来较小的危害,让使用者在接触电子产品时得到较好的防护,耐磨层设置在防缩水丝绸面料本体外层,比较耐磨损,增强该丝绸的使用寿命,阻燃层加大丝绸的燃点,不容易着火,除静电层降低静电的产生率,降低灰尘的吸附率,保证该丝绸在使用的过程中有较小的灰尘污染。
(2)本实用新型设置抗菌层和水性丙烯酸酯膜层,该丝绸在进行使用时抗菌层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在夏天容易出汗的时候使用时,对汗水抗菌起到较好的作用,水性丙烯酸酯膜层起到防水作用,防止水渍快速的浸染丝绸。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同欣丝绸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同欣丝绸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0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