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纸生产用的废水纤维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9504.3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7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木秀;胡振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木秀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307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纤维 回收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废水纤维 造纸生产 过滤板 集水箱 初滤 棉絮 废水处理效果 活性炭过滤板 反复清洗 废水流向 过滤效果 回收处理 纤维收集 造纸废水 进料管 控制屏 收集箱 使用率 底架 阀盖 壳体 拉门 生产成本 废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纸生产用的废水纤维回收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底架、收集箱、拉门和控制屏,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新型造纸生产用的废水纤维回收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废水处理效果差,纤维收集效率低,导致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的问题,设计了回收处理机构,使用时造纸废水通过进料管流进后在纤维初滤机构进行初过滤,大量的纤维会被过滤汇集在初滤壳体底部,然后进一步的废水流向第二集水箱通过双层棉絮过滤板进行进一步过滤,过滤后的废水再经过第三集水箱通过活性炭过滤板过滤,可定期打开阀盖将纤维进行收集,同时棉絮过滤板可反复清洗使用,使用时过滤效果好,使用率高,实现了高效收集纤维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纸生产用的废水纤维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造纸术随着科学的进步而进步,原料由树皮、破渔网、麻头等发展到现今的纤维造纸,在造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造纸废水,而造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纸浆纤维,假如不对纸浆纤维进行回收,将有大量的纸浆流进废水处理系统中,会严重影响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同时造成纸浆浪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造纸生产用的废水纤维回收处理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新型造纸生产用的废水纤维回收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废水处理效果差,纤维收集效率低,导致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造纸生产用的废水纤维回收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新型造纸生产用的废水纤维回收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废水处理效果差,纤维收集效率低的问题,从而达到了高效收集纤维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造纸生产用的废水纤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底架、收集箱、拉门、控制屏、连接管、进料管、转接管和收处理机构,所述底架顶部左侧与收集箱进行焊接,所述底架顶端中左侧通过螺母与控制屏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底架顶端通过螺母与回收处理机构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收集箱前端通过合页与拉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回收处理机构顶部左侧与连接管进行插接,所述回收处理机构右侧底部与转接管进行插接,所述连接管内侧顶部与进料管进行插接,所述回收处理机构包括第一集水箱、纤维初滤机构、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一电动法兰球阀、第二集水箱、棉絮过滤板、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电动法兰球阀、第三集水箱、活性炭过滤板和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集水箱内侧中部与纤维初滤机构进行焊接,所述第一集水箱右侧中顶部与第一液位传感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集水箱右侧底部通过水管与第一电动法兰球阀进行插接,所述第一电动法兰球阀右侧通过水管与第二集水箱进行插接,所述第二集水箱内部中左侧与棉絮过滤板相互插接,所述第二集水箱右侧中顶部与第二液位传感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集水箱右侧通过水管与第二电动法兰球阀进行插接,所述第二电动法兰球阀右侧通过水管与第三集水箱进行插接,所述第三集水箱内部中左侧与活性炭过滤板进行插接,所述第三集水箱右侧中顶部与第三液位传感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集水箱底端通过螺母与底架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纤维初滤机构外表面底部与收集箱进行插接,所述纤维初滤机构内侧顶部与连接管进行插接,所述第二集水箱底端通过螺母与底架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三集水箱底端通过螺母与底架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纤维初滤机构包括初滤壳体、排水孔、过滤网、微型电机和阀盖,所述初滤壳体外表面中顶部与排水孔浇筑熔合,所述初滤壳体内侧顶部与过滤网进行插接,所述初滤壳体底端通过连接块与微型电机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微型电机前端通过转轴与阀盖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一电动法兰球阀、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电动法兰球阀、第三液位传感器和微型电机均与控制屏电连接,所述控制屏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棉絮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均设置有两块,并且每个棉絮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顶部均浇筑熔合有一个半弧面状的拉手。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管安装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第三集水箱右侧底端的前后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木秀,未经黄木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95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