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置式空调机组及安装有该空调机组的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8504.1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3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辛伟;李敬恩;郭海龙;张杰;毕孝法;尚锋;苏勇;许兵兵;史长奎;陈强;孙鲁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11223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7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风机 空调机组 蒸发腔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冷凝腔 顶置式空调机组 结构布局 优化设计 蒸发风机 空间用 冷凝器 能效比 蒸发器 制冷量 壳体 腔室 折弯 分隔 体内 客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置式空调机组及安装有该空调机组的客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的空间用隔板分隔成两个腔室,分别为蒸发腔和冷凝腔,在所述蒸发腔内至少安装有蒸发器和蒸发风机,在所述冷凝腔内至少安装有冷凝器和冷凝风机,所述隔板为对应冷凝风机的安装位置向一侧蒸发腔的方向折弯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对空调机组的结构布局做了合理优化设计,在不增加空调机组体积的前提下,增加了可供冷凝风机布置的空间,使冷凝风机的个数可以增加至5个以上,进而提高了制冷量和能效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特别涉及一种顶置式空调机组,同时涉及安装有该顶置式空调机组的客车,属于车辆空气调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电动客车空调机组,传统的结构布局是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腔室,分别蒸发腔、压缩机腔及冷凝腔,其中,压缩机腔设置在蒸发腔和冷凝腔的中间。蒸发腔内安装有蒸发器、室内通风机等,冷凝腔内安装有冷凝器、冷凝风机等,在压缩机腔内安装有压缩机、干燥过滤器和控制器等。传统的空调机组受尺寸布局的限制,在空调机组整机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空调机组的制冷能力和能效比已很难再得到提升,无法满足乘客对舒适度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压缩机距离室内空调回风口较近,压缩机的振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车内噪音,进一步降低了乘坐的舒适度。而对于普通的客车顶置空调机组,壳体内分成蒸发腔和冷凝腔,将压缩机、干燥过滤器等安装在发动机舱内。该种空调机组同样存在结构布局不合理,在造成空间浪费的同时,制冷能力和能效比也受到布局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觖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理优化空调机组的结构布局,进而提高制冷量和能效比的顶置式空调机组,同时提供一种安装有该空调机组的客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顶置式空调机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的空间用隔板分隔成两个腔室,分别为蒸发腔和冷凝腔,在所述蒸发腔内至少安装有蒸发器和蒸发风机,在所述冷凝腔内至少安装有冷凝器和冷凝风机,所述隔板为对应冷凝风机的安装位置向一侧蒸发腔的方向折弯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冷凝风机沿纵向并排设置至少五个。
进一步,所述隔板与壳体采用玻璃钢一体成型。
进一步,压缩机和干燥过滤器安装在所述冷凝腔内,所述压缩机和干燥过滤器安装在冷凝风机下方的空间内。
进一步,在所述压缩机的横向两侧分别安装一组冷凝器。
进一步,在所述蒸发腔内安装两组蒸发器和两组蒸发风机,所述蒸发器安装在对应蒸发风机的内侧。
进一步,在两组所述蒸发器之间的壳体侧板上设置新风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客车,安装有上述顶置式空调机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置式空调机组及安装有该空调机组的客车,对空调机组的结构布局做了合理优化设计,将空调机组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腔室,隔板采用折弯的异形结构,合理分配壳体内部空间,在不增加空调机组体积的前提下,增加了可供冷凝风机布置的空间,使冷凝风机的个数可以增加至5个以上,进而提高了制冷量和能效比,同时异形结构的隔板又增大了壳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顶置式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蒸发腔2、冷凝腔3,蒸发器4,蒸发风机5,冷凝器6,冷凝风机7,压缩机8,干燥过滤器9,控制器10,隔板11,DC电源12,新风入口13,新风阀1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8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