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式隧道轮廓标及隧道交通诱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6670.8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4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任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陆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658 | 分类号: | E01F9/658;E01F9/30;E01F9/615;E01F9/619;H05B45/12;H05B45/345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何红信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隧道 轮廓 交通 诱导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交通安全运营领域,公开了一种主动式隧道轮廓标及隧道交通诱导系统。通过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安装在隧道内部的隧道轮廓标,包括弧形底座、弧形反光板、交通前行指示灯带、交通禁行指示灯带和灯源控制箱,其不但能够利用反光板和LED灯增亮隧道内的照明环境,以及清楚标识出隧道轮廓边界,还能够通过诸多诱导标志的设置,使驾驶员在隧道行驶过程中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前方的通行状况以及隧道道路走向,保障车辆在隧道内的行驶安全。此外,所述主动式隧道轮廓标还具有自动调亮、诱导指示、安装方便、适用性强、节能指示和结构简单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交通安全运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式隧道轮廓标及隧道交通诱导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高速公路路线逐渐由人口集中平原区转向山地经济相对落后区延伸拓展。而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势必使得长大隧道(指大于1000米长度的隧道)逐渐成为线路主要的工程结构之一,现今在建或已通车的高速公路中,隧道占总里程的比例越来越高,长大隧道的数量越来越多。结合交通运输部提出的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要求,人们对高速公路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在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过程中,长大隧道区段出现交通事故的几率相对较大,客观原因主要以隧道进出口明暗交界变换、隧内照明不足、长时间路况单一行驶引起视觉疲劳和隧道路面抗滑性能差等为关键,使得长大隧道的交通运输过程中的行驶安全问题日显突出,在隧道交通安全设施中寻求创新应用已势在必行,隧道轮廓反光设施也就应运而生,且应用日趋广泛。
目前已通车运营的高速公路隧道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隧道内照明光线不足、隧道内反光和诱导标志设置不足等。原因分析包括照明灯具损坏后更换不及时;部分运营单位为节约开支关闭部分照明设施;隧道内通风设备未开启,行车粉尘和尾气超标严重降低隧道内照明亮度,且粉尘与尾气长期污染附着在隧道二次衬砌、照明等设备上导致隧道内反光性能降低等;在隧道亮度不足时,驾驶员不能充分利用自身汽车车灯光线反光的优势提升行车可视度等。以上原因均会致使隧道内行车舒适度下降,可见度不足引发交通事故。此外,根据访问调查了解,驾驶员进入隧道由于内外明暗光线差异致使眼睛适应过程瞬间“失明”、长时间隧道内昏暗环境行车易造成压抑感受和隧道内轮廓边界模糊是隧道内驾车舒适性差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行车安全的重要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公路隧道在交通运输过程中所存在的隧道内照明光线不足、轮廓边界模糊、反光和诱导标志设置不足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式隧道轮廓标及隧道交通诱导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主动式隧道轮廓标,包括弧形底座、弧形反光板、交通前行指示灯带、交通禁行指示灯带和灯源控制箱,其中,所述弧形底座用于配合地安装在隧道顶部弧形面上,所述弧形反光板配合地固定在所述弧形底座上,所述交通前行指示灯带铺设在所述弧形反光板的主视面上且布置有若干个红绿双色发光二极管,所述交通禁行指示灯带铺设在所述弧形反光板的后视面上且布置有若干个第一红色发光二极管,所述灯源控制箱包括有微控制电路单元和通信连接所述微控制电路单元的有线通信接口;
所有红绿双色发光二极管中的红色管芯并联,然后串联第一双向晶闸管和第一电阻,形成第一LED灯发光支路,其中,所述第一双向晶闸管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微控制电路单元的第一输出控制端;
所有红绿双色发光二极管中的绿色管芯并联,然后串联第二双向晶闸管和第二电阻,形成第二LED灯发光支路,其中,所述第二双向晶闸管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微控制电路单元的第二输出控制端;
所有的第一红色发光二极管并联,然后串联第三双向晶闸管和第三电阻,形成第三LED 灯发光支路,其中,所述第三双向晶闸管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微控制电路单元的第三输出控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陆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陆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66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卷材涂料刮平预控厚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结构强度的静音波纹塑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