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超细纤维的非织造布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6528.3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0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涂传先;邓世伟;沈百勋;张堃;文雁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山县富邦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5/26;B32B9/02;B32B9/04;B32B7/12;B32B7/04;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织造布层 纯棉层 超细纤维层 固定粘接 排汗层 吸汗层 本实用新型 上表面 下表面 抗紫外线层 连接为一体 超细纤维 非织造布 交叉层叠 网络结构 细菌滋生 界面层 抗菌层 舒适性 透气性 织造 纤维 保证 | ||
1.一种采用超细纤维的非织造布,包括纳米超细纤维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超细纤维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粘接有第一非织造布层(2)和第二非织造布层(3),所述第一非织造布层(2)的上表面固定粘接有抗紫外线层(4),所述第二非织造布层(3)的下表面固定粘接有抗菌层(5),所述纳米超细纤维层(1)由排汗层(6)、纯棉层(7)和吸汗层(8)制成,所述排汗层(6)位于纯棉层(7)的上方,所述吸汗层(8)位于纯棉层(7)的下方,所述纯棉层(7)通过界面层与排汗层(6)和吸汗层(8)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非织造布层(2)和第二非织造布层(3)均为交叉层叠的纤维网络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超细纤维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5)为天然抗菌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超细纤维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5)的下表面固定粘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海绵凸起(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超细纤维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汗层(6)由透气纤维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超细纤维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层(8)由吸湿纤维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超细纤维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层为超声波粘合界面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山县富邦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未经光山县富邦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65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