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密型指纹U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56228.5 | 申请日: | 2019-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7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斯克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6K19/073 |
| 代理公司: | 深圳胜博时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6 | 代理人: | 黄海艳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采集传感器 加密芯片 指纹U盘 内存卡 半导体 本实用新型 控制主板 插接口 加密型 存储系统控制器 读取 读取文件 加密处理 指纹信息 解密 插接 存储 复制 芯片 验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密型指纹U盘。包括外壳和设置于一端的USB端头,外壳内设置有控制主板,控制主板上设置有MCU主控芯片、加密芯片、存储系统控制器芯片、半导体指纹采集传感器和TF卡插接口,半导体指纹采集传感器的外表面置于外壳的外表面,TF卡插接口插接有TF内存卡。本实用新型利用半导体指纹采集传感器验证指纹信息,进而识别是否是本人操作;同时,通过加密芯片对存储于TF内存卡内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每次读取TF内存卡内信息时,均需要加密芯片对信息重新解密,故而通过本U盘存储后的文件必须要在同一个U盘上读取文件,不通过这个指纹U盘无法正常查看文件,进而大大提高安全性,防止二次复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密型指纹U盘。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在使用U盘时,通常是即插即用,虽然使用方便,但是隐私性不强,任何人拿到U盘都能使用,导致储存在U盘内的数据很容易泄露,对使用者的隐私无法保护,而目前市面上并没有能够上锁的U盘,就算有也是通过密码进行锁定,如果密码被盗用,则同样无法对U盘内的数据进行保护。因此,现有的U盘内的数据还是不能得到较好的保护,易泄露。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加密型指纹U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密型指纹U盘,包括外壳和设置于一端的USB端头,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MCU主控芯片、加密芯片、存储系统控制器芯片、半导体指纹采集传感器和TF卡插接口,所述半导体指纹采集传感器的外表面置于外壳的外表面,所述TF卡插接口插接有TF内存卡;
所述半导体指纹采集传感器采集指纹信号并将指纹信号发送至MCU主控芯片,所述MCU主控芯片与加密芯片和存储系统控制器芯片通信连接,所述存储系统控制器芯片连接TF卡插接口和USB端头。
优选地,所述MCU主控芯片为GD32FFPRGU6型号芯片,所述加密芯片为DX81C芯片,所述存储系统控制器芯片为INIC-3861芯片,所述半导体指纹采集传感器为ICNT7152芯片。
优选地,所述存储系统控制器芯片还连接有电源调节电路,所述电源调节电路包括DC/DC电源芯片,所述DC/DC电源芯片的VIN端脚通过第二十一电容和第二十电容接地并与存储系统控制器芯片连接,所述DC/DC电源芯片的LX端脚通过依次串联的电感线圈和第十四电阻输出3.3V电源,所述电感线圈和第十四电阻之间通过第二十二电容和第二十四电容接地并通过依次串联的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接地,所述第十电阻并联有第二十五电容。
优选地,所述DC/DC电源芯片为SY8079AAC芯片。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半导体指纹采集传感器验证指纹信息,根据所采集的指纹信息通过MCU主控芯片识别是否是本人操作,随后控制是否开启外接读取TF内存卡内存储的数据信息;同时,通过加密芯片对存储于TF内存卡内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每次读取TF内存卡内信息时,均需要加密芯片对信息重新解密,故而通过本U盘存储后的文件必须要在同一个U盘上读取文件,不通过这个指纹U盘无法正常查看文件,进而大大提高安全性,防止二次复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MCU主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密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存储系统控制器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斯克瑞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斯克瑞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62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药食品监控标签
- 下一篇:电子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