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填埋场防渗材料层沉降补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6047.2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1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建;朱姜宁;方志华;陈斌;胡军;史永宁;王小明;王正中;陈晓天;倪申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 |
代理公司: | 34115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降补偿 防渗层 本实用新型 防渗材料层 地基层 堆体 地基不均匀沉降 不均匀沉降 水平面夹角 补偿方向 防渗系统 角度设置 土工材料 补偿区 填埋场 最大化 沉降 滑动 填充 地基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填埋场防渗材料层沉降补偿系统,包括铺设在堆体和地基层之间的土工防渗层,所述土工防渗层在地基层形成有用于补偿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沉降补偿区,所述沉降补偿区设置为V字形凹槽结构,该V字形凹槽结构的底部与水平面夹角设置为15°‑90°,且在沉降补偿区内填充有用于土工防渗层4沿着力的补偿方向滑动的补偿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堆体和地基之间设置V形的沉降补偿区,避免了不均匀沉降对土工材料防渗层的破坏,该结构是将库底防渗系统合理的布置V字形槽,并通过V字形槽的角度设置最大化补偿沉降对防渗材料层的拉力,防止土工防渗层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填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填埋场防渗材料层沉降补偿系统。
背景技术
卫生填埋是指填埋场采取防渗、雨污分流、压实、覆盖等工程措施,并对渗沥液、填埋气体及臭味等进行有效控制的垃圾处理方法,其中防渗系统是卫生填埋场最重要的工程措施,防渗系统一旦破坏,将导致大量的高浓度渗沥液外泄,从而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事故。防渗系统破坏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其修复费用和难度都非常大。
由于填埋场库区面积大,填埋库区基础的不稳定性,特别是软土地基(如湿陷性黄土、滩涂等),在垃圾填埋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这些沉降会导致填埋库区的水平防渗系统产生拉伸应变,如果防渗系统中的土工合成材料拉伸应变超过了允许拉伸能力,拉伸破坏将发生。
再者,防渗系统主要由以土工膜为主要防渗材料,辅以其他数种土工合成材料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各个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拉强度不一致,造成各个土工合成材料应对不均匀沉降的能力不一致,因此不均匀沉降也有可能使防渗系统的部分合成材料局部损坏,从而影响防渗系统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埋场防渗材料层沉降补偿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填埋场防渗材料层沉降补偿系统,包括铺设在堆体和地基层之间的土工防渗层,所述土工防渗层在地基层形成有用于补偿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沉降补偿区,所述沉降补偿区设置为V字形凹槽结构,该V字形凹槽结构的底部与水平面夹角设置为15°-90°,且在沉降补偿区内填充有用于土工防渗层4沿着力的补偿方向滑动的补偿区。
所述沉降补偿区设置在边坡,靠近边坡外围的一侧底部水平夹角设置为90°,另一侧设置为45°。
所述沉降补偿区设置在库底,其底部两侧水平夹角均设置为60°。
所述沉降补偿区的槽口宽度设置为1m。
所述沉降补偿区均布在堆体的边坡或库底区域内,且相互间距为30m-100m。
所述补偿区内填充有粗砂。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堆体和地基之间设置V形的沉降补偿区,避免了不均匀沉降对土工材料防渗层的破坏,该结构是将库底防渗系统合理的布置V字形槽,并通过V字形槽的角度设置最大化补偿沉降对防渗材料层的拉力,防止土工防渗层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原理示意图。
图中:1堆体、2沉降补偿区、3补偿区、4土工防渗层、5无摩擦滑轮、6粗砂、7第一凹陷区、8第二凹陷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6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