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55125.7 | 申请日: | 2019-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3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晋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天华涛汽车塑料饰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B25H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谭德兵 |
| 地址: | 6414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位机构 基筒 进气歧管 纠位 中转站 本实用新型 抓取机械手 检测设备 机械臂 伸缩 内筒 施力 下压 气密性检测设备 四角位置 外形一致 支架固定 上端 倾斜状 侧壁 夹取 墙体 上料 伸入 下端 邻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正位机构通过支架固定在气密性检测设备机械臂的邻近的墙体上;所述的正位机构包括正位基筒,正位基筒的内筒形状的截面与进气歧管的外形一致,正位基筒内筒四角位置的侧壁上设置有伸入筒内的伸缩纠位杆,伸缩纠位杆的上端朝里下端朝外地呈倾斜状;还包括施力下压设备和抓取机械手,正位基筒的正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施力下压设备和抓取机械手。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及时纠位、便于机械臂夹取上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型涉及汽车进气歧管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进气歧管(如图2所示)为塑料,其焊接的实质是在熔融状态下将部件的边缘微融粘在一起(与侠义的钢板焊接存在一定区别)。在制备时,大致的工艺流程为:焊接→两道热插工序→一道冷插工序→密封圈预装→气密性检测→质检→入库。
由于气密性检测存在充气、观测的过程,因此焊接工序的时间比气密检测工序所需的时间少。本公司在制备该产品时,焊接所需时间为25s左右,而气密性检测则花费70s左右,是焊接的三倍。因此每次焊接必须等到气密性检测完后才能继续焊接,焊接机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停歇状态,因此工作效率很低。常见简易方法为,将焊接半成品堆积的方式先堆放,然后需要时再取,但是发现堆放时,半成品焊接件之间会相互挤压,由于是刚焊接,数量多时在重量的作用下,容易造成焊接处产生裂口,影响气密性。本公司设计出一种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用于放置焊接后的进气歧管,保证其不会产生裂口。
但是从中转站拿出后,要进行气密性检测时,是通过机械臂将进气歧管夹起来放置在对应的工位上(如图1所示),而机械臂的动作是固定的,当进气歧管不合理时,机械臂夹起来放置在工位上时进气歧管的位置是错位的,因此必须保证在夹起前,进气歧管位置的准确性。
本方案提供一种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用于纠正进气歧管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及时纠位、便于机械臂夹取上料的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所述的正位机构通过支架固定在气密性检测设备机械臂的邻近的墙体上;
所述的正位机构包括正位基筒,正位基筒的内筒形状的截面与进气歧管的外形一致,正位基筒内筒四角位置的侧壁上设置有伸入筒内的伸缩纠位杆,伸缩纠位杆的上端朝里下端朝外地呈倾斜状;
还包括施力下压设备和抓取机械手,正位基筒的正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施力下压设备和抓取机械手。
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纠位杆的上端伸入筒内,上端头的上表面为水平面,进气歧管对应位置设置成水平面状;伸缩纠位杆的下端部设有凸台,凸台的横截面轮廓线比伸缩纠位杆的横截面的轮廓线大。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筒的壁上开设有倾斜通孔,倾斜通孔和伸缩纠位杆的倾斜度一致,倾斜通孔的下端为螺纹孔而上端为扁孔,螺纹孔的孔径比扁孔大;伸缩纠位杆插入扁孔中且两者相适配;倾斜通孔的下端螺纹安装有螺柱体,螺柱体位于倾斜通孔中的端面上固定有弹簧,弹簧顶在伸缩纠位杆的凸台端面上。
所述的螺柱体露出基筒外的下端端面开有内六角孔。
所述的施力下压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伸缩臂,伸缩臂的下端为圆台压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正位基筒的内筒的截面形状设计成进气歧管的外轮廓形,实现初步正位,通过设置伸缩纠为杆,实现水平的进一步正位,从而保证抓取机械手精确抓取,便于上料;施力下压设备拧盖和滚珠的设计,减小了进气歧管上表面和施力下压设备下表面的摩擦力,便于纠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天华涛汽车塑料饰件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航天华涛汽车塑料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5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密检测装载组件
- 下一篇:汽车进气歧管焊接中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