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树脂反应釜的加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4423.4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2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增;许超;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马瑞能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41130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723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管 反应釜 上层 下层 本实用新型 单独控制 加热效果 生产数据 液体树脂 蒸汽流量 逐渐下降 盘管 液位 蒸汽 环绕 节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液体树脂反应釜的加热管,其组成包括:反应釜和加热管,加热管为盘管环绕在反应釜的内部,加热管分为上层加热管和下层加热管,根据大量实际的生产数据,将上层加热管的高度h1为反应釜高度H的0.4倍,在液位逐渐下降时,下层加热管设置为0.6H时,加热效果最好。其有益效果是:上层和下层的加热管均能够单独控制每层的蒸汽流量,可以避免上层蒸汽的浪费,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生产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液体树脂反应釜的加热管。
背景技术
酚醛树脂的生产主要是苯酚和甲醛的反应过程,由于甲醛含量37%绝大部分是水,所以生产过程最重要的环节是加热和脱水过程,传统反应釜为盘管整体加热,中小型的反应釜在反应过程中随着水的脱出,液位逐渐下降,造成了上层蒸汽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液体树脂反应釜的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液体树脂反应釜的加热管,其组成包括:反应釜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内部,所述加热管分为上层加热管和下层加热管,所述上层加热管的高度h1和所述下层加热管的高度h2分别为所述反应釜高度H的0.4倍和0.6倍,在所述上层加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层加热管蒸汽进口和上层加热管蒸汽出口,在所述下层加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下层加热管蒸汽进口和下层加热管蒸汽出口。
所述上层加热管与所述下层加热管不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反应釜的加热管划分为两层,下层高度设置为反应釜高度的3/5,上层高度设置为反应釜高度的2/5,上层和下层的加热管均能够单独控制每层的蒸汽流量,可以避免上层蒸汽的浪费,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 所示,一种液体树脂反应釜的加热管,其组成包括:反应釜1和加热管,加热管为盘管环绕在反应釜1的内部,加热管分为上层加热管3和下层加热管6,根据大量实际的生产数据,将上层加热管3的高度h1为反应釜1高度H的0.4倍,在液位逐渐下降时,下层加热管6设置为0.6H时,加热效果最好,以直筒高度2.4m的反应釜为例,下层加热管的高度为1.44m,上层加热管的高度为0.96m,即在1.44m处为上下层加热管的分界点,在上层加热管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层加热管蒸汽进口2和上层加热管蒸汽出口4,在下层加热管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下层加热管蒸汽进口5和下层加热管蒸汽出口7,使得上层和下层的加热管均能够单独控制每层的蒸汽流量。
上层加热管3与下层加热管6不连通。
在使用时,反应前期,双层加热能够快速使原料升温;反应中期,随着脱水逐渐完成,反应釜1内液位下降,逐渐减少上层蒸汽流量直至关闭;反映后期,脱水完成,根据剩余原料的液位,只开下层加热,减少蒸汽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马瑞能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义马瑞能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4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