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翅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3024.6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7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胡省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洋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36 | 分类号: | F28F1/36;F28F2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徐银辉 |
地址: | 2014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翅片 中间管 外螺旋翅片 外翅管 光管 本实用新型 中间圆柱 管材 侧管 管体外表面 一体式结构 中间管外壁 热效率 节能环保 首尾相连 螺旋槽 管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外翅管,外翅管的管体外表面为圆柱形,所述管体包括中间管和设置在中间管两侧的光管,在中间管外壁上设有外螺旋翅片,所述外螺旋翅片与中间管为一体式结构,外螺旋翅片包括翅片齿和翅片槽,所述翅片槽为螺旋槽,所有翅片齿两侧的翅片槽首尾相连,所述中间管包括中间圆柱管和连接光管的侧管,所述中间圆柱管的内径小于光管的内径,所述侧管的剖面为梯形,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管材的换热效率,减少管材用量,有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翅管。
背景技术
在不锈钢管和钛管行业(仅指热交换用管场合),以前一直是以光管为主,为了提高换热效果,减少金属耗量,现在一般有三个方向:
1、减小管壁厚度,这个方法一方面减少了传热路径厚度,提高传热效率(提高的效果有,但不显著),另一方面薄壁本身就是节约材料的方法;
2、改变管材形状,管子发生宏观变形,这一类方法特点在于管材本身厚度没有发生变化,优点在于单位长度下不增加或很少增加金属耗量,但仅适用于薄壁管(壁厚1.2mm以下的管子),特点是增加流体流动时的扰动,提高对流传热系数,缺点是增大了流体流动阻力;
3、改变管子壁面的形状,使其发生微观变形,形成高低、形状不同的翅片,一方面改变流体流过管子表面的状态,同时提高换热面积。其特点是金属发生流动变形,壁厚发生较大改变,但是该方法仅适用于壁厚0.5mm以上的管材(如客户需要0.3-0.5mm壁厚的也能用,但安全性不保证)。
传统的外翅管换热效率低下,且耗材高,不够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翅管,增加了管材的换热效率,减少管材用量,有利于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外翅管,外翅管的管体外表面为圆柱形,所述管体包括中间管和设置在中间管两侧的光管,在中间管外壁上设有外螺旋翅片,所述外螺旋翅片与中间管为一体式结构,外螺旋翅片包括翅片齿和翅片槽,所述翅片槽为螺旋槽,所有翅片齿两侧的翅片槽首尾相连,所述中间管包括中间圆柱管和连接光管的侧管,所述中间圆柱管的内径小于光管的内径,所述侧管的剖面为梯形。
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渡管,所述过渡管连接光管和侧管。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管和光管的外侧面的螺旋槽底部与中间管和光管内径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管上设有翅片和翅片槽一,所述翅片槽一连接光管和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翅片槽一在中间管轴上的投影长度小于翅片槽在中间管轴上的投影长度,所述翅片槽一的深度小于翅片槽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管和光管的外侧面的螺旋槽底部与中间管和光管内径的间距为0.9~2mm。
进一步的,所述翅片齿的高度为0~0.85mm,所述光管的外圆直径为12.7~22mm。
本实用新型整体是一体成型,各特征结构之间无接触间隙,相对传统焊接翅片管和复合翅片管,该产品无接触热阻,提高了传热效率。翅片齿间隙形成毛细凹槽,凝结换热时冷凝水在凹槽内通过虹吸作用被抽出,减少外翅管中上部(当外翅管水品放置时)液膜厚度,减弱液膜对传热的影响。翅片齿形成一圈圈类似环向加强筋,阻止了高压下外翅管径向变形,提高了外翅管的耐压等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洋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宇洋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3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扰流翅片
- 下一篇:一种带有旋转螺旋柱的换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