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腔分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2327.6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9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金鼎甲;潘振宇;汤晶;朱佳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源本食品质量检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D2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管 本实用新型 食品检测 分流管 过滤头 主体管 可拆卸设置 影响检测 过滤水 内积 排腔 水做 连通 粉尘 过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腔分流管,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管,主体管上连通有多个支管,支管一端可拆卸设置有用于过滤水的过滤头。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分流管内积留粉尘影响检测数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管上设置过滤头,对水做进一步地过滤,确保食品检测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排腔分流管。
背景技术
食品检测行业中,常常需要将鸡蛋或奶油等打磨为液体,在将取样的液态样品放置于多个试管内检测,便于对液态样品中多种物质含量进行多组实验。实验中,常采用分流管向多个试管内注入水,稀释液态样品。
对于现有的分流管结构,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2778425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液体投料分流管,用于分流投料管内的原料,投料管设置在反应釜的投料口上,液体投料分流管包括用于与投料管连接的连接管和用于分流原料的分流管,连接管与分流管相通;分流管上设置有用于分流原料的分流孔,分流孔至少为两个。
分流管在实验室内收纳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粉尘物质易附在分流管内壁,使用时,分流管内的粉尘在水的冲刷下,跟随水流进入试管内,稀释液体样品,而粉尘附着物质会影响液体样品的检测结果,造成检测结果不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分流管内积留粉尘影响检测数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腔分流管,有效避免附着在分流管内壁的粉尘跟随水进入试管,影响检测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腔分流管,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上连通有多个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一端可拆卸设置有用于过滤水的过滤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入主体管内的水从多个支管流出,水经过滤头过滤后,流入至多个试管内,稀释多个试管内的液体样品。通过在支管上设置过滤头,过滤水中的粉尘,避免水流冲刷分流管内的粉尘,并将粉尘携带入试管内,影响液体样品的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头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支管一端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至少固定有一个过滤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过滤片过滤水中的粉尘;过滤管与支管螺纹连接,方便拆卸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管内固定有多个所述过滤片,所述过滤管内于相邻所述过滤片之间设置有过滤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设过滤棉一方面用于增强过滤片的结构强度,避免过滤片被水流冲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片中部厚度大于其边缘厚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过滤管中,中部的水流流速大于边缘处的水流流速,将过滤片中部厚度加大,提高过滤片抗击水流冲击的性能;此外,由于过滤片中部厚度大,便于引导中部的水流向过滤片边缘处流动,从而充分利用过滤片,提高过滤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管内固定有两个所述过滤片,所述过滤片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孔径沿靠近所述过滤棉的方向逐渐变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中夹渣的细小颗粒物易残留在相邻过滤片之间,通过更换过滤头实现对过滤颗粒物的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棉内开设有多个容纳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过滤至过滤棉处的颗粒物,易渗透至过滤棉内,开设容纳腔,便于过滤棉吸附更多的颗粒物。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头远离所述支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闭合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闭合套用于闭合过滤头,控制支管的使用数量,使支管的使用数量与试管数量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源本食品质量检验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源本食品质量检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2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试剂助剂制备用换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微流体凝血检测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