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污水合流制溢流的调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9095.9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7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露;王磊;吴俊铭;章爱美;傅锐南;郭文真;刘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路通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路通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安东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3/04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捷 |
地址: | 3628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口 本实用新型 闸阀控制 集水坑 检查井 溢流水 截流 污水 城市排水 截流挡板 埋地结构 内部构造 施工工期 水质指标 污垢能力 综合造价 长条状 管连接 合流管 监测仪 排污泵 上开式 有效地 阀门 干管 合流 井内 溢流 自带 清洗 蓄水 河道 上游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雨污水合流制溢流的调蓄系统,包括雨污水合流管和多功能截流检查井,多功能截流检查井出口设置两个,分别为与截污干管连接的第一出口以及与一调蓄管连接的第二出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之间设置有截流挡板;调蓄管的最上游和最下游分别设置有一端部闸阀控制井,位于最下游的端部闸阀控制井内设置有水质指标监测仪、上开式阀门和集水坑,集水坑内安装有排污泵。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针对雨污溢流水实现“蓄、滞、排”,大大减少了雨污溢流水对河道的污染,同时提高城市排水的调蓄能力,并自带内部构造清洗污垢能力。且有效利用管道圆形长条状的埋地结构优点,施工工期短,蓄水容积大,综合造价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污水合流治理及城市内涝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污水合流制溢流的调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许多城市的老城区均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或虽采用分流制系统,但由于雨污混接等原因,导致雨水管道内混入大量污水,目前普遍在入河(湖)水体前采用截流干管对合流制污水或雨水管内的合流制污水进行截流,在外部降水条件下,大量的雨水流入该排水系统,由于截污干管的截流限制,超出下游输送管涵转输能力的雨污混合水将产生溢流现象,溢流出来的雨污混合污水将直接流至河道中造成污染。鉴于上述情况,随着国内城市对污染物削减比例的提高及对河道、湖泊水质改善的迫切要求,不断加强合流片区的雨污分流改造以及雨污混接改造的同时,有必要对雨污水合流制溢流水进行蓄滞,以降低河道及湖泊水质的污染。
合流制管道溢流已经成为城市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目前,作为控制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有效措施主要采用调蓄池设施。即利用大型调蓄池,将雨污水合流制产生的溢流水排放进调蓄池,待降雨后再逐渐抽排进入下游污水管,最终转输至污水处理厂处理,从而减少雨污合流溢流水对河道的污染,但是上述调蓄池功能较为单一,且建造大型调蓄池有着“占地面积大、建设选址困难、施工周期长、工程造价高、内部构造不易清淤”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雨污水合流制溢流的调蓄系统,它能够有效地针对雨污溢流水实现“蓄、滞、排”,大大减少了雨污溢流水对河道的污染,同时提高城市排水的调蓄能力,并自带内部构造清洗污垢能力。且有效利用管道圆形长条状的埋地结构优点,施工工期短,蓄水容积大,综合造价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污水合流制溢流的调蓄系统,包括雨污水合流管和多功能截流检查井,所述多功能截流检查井的入口与所述雨污水合流管连接,其出口设置两个,分别为与延伸至污水处理厂的截污干管连接的第一出口以及与一大口径连续缠绕玻璃钢调蓄管连接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设置在入口和第二出口之间,且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之间设置有截流挡板;所述大口径连续缠绕玻璃钢调蓄管的最上游和最下游分别设置有一端部闸阀控制井,位于最下游的端部闸阀控制井内设置有水质指标监测仪、上开式阀门和集水坑,所述上开式阀门通过排水管延伸至河道中,所述集水坑内安装有与污水处理厂管道连接的排污泵。
作为优选,所述截流挡板的上边沿与所述第一出口的上边沿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位置安装有出口拦污栅。
作为优选,所述多功能截流检查井内部靠近其入口位置设置有升降拦污栅。
作为优选,位于最上游的端部闸阀控制井通过连续缠绕玻璃钢排水管与所述多功能截流检查井的第二出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排污泵通过连续缠绕玻璃钢排水管与污水处理厂连接,污水处理厂处理完后的水源由连续缠绕玻璃钢排水管排放至河道。
作为优选,所述大口径连续缠绕玻璃钢调蓄管和连续缠绕玻璃钢排水管是由连续缠绕工艺生产的玻璃钢夹砂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大口径连续缠绕玻璃钢调蓄管内部底面设置有清垢槽,所述清垢槽呈双V型设计,即由左右两边分别与所述大口径连续缠绕玻璃钢调蓄管内壁相接的倾斜角较小的倾斜面以及两倾斜面之间的V型槽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路通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路通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安东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路通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路通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安东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90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道路用防盗型下水道井盖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净化功能的景观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