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粉机防泄漏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7944.7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4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开贵;张凯;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0 | 分类号: | F04D29/30;F04D29/44 |
代理公司: | 52114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谷庆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53017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盘 叶轮 本实用新型 前盘 叶片 粉尘泄漏 径向通过 叶轮结构 叶片连接 轴孔连接 导流板 蜗壳 轴孔 冲撞 泄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粉机防泄漏叶轮,包括前盘、后盘、叶片;所述前盘和后盘之间通过轴孔连接,后盘和叶片之间的径向通过若干叶片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原叶轮结构的情况下,在叶轮上增加导流板,避免了气流对蜗壳的轴孔进行冲撞,防止了粉尘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粉机防泄漏叶轮。
背景技术
排粉机叶轮的主轴和蜗壳的轴孔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在叶轮旋转过程中,由于叶轮旋转产生的气流经常出现轴孔漏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粉机防泄漏叶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排粉机防泄漏叶轮,包括前盘、后盘、叶片;所述前盘和后盘之间通过轴孔连接,后盘和叶片之间的径向通过若干叶片连接。
所述后盘上外端中部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与轴孔连接。
所述叶片为弧形,均匀分布在前盘和后盘之间。
所述后盘的外端面上还均匀固接有若干导流片。
所述导流片沿后盘的径向布置。
所述导流片与后盘的内孔距离和外边距离均为后盘直径的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不改变原叶轮结构的情况下,在叶轮上增加导流板,避免了气流对蜗壳的轴孔进行冲撞,防止了粉尘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盘,2-后盘,3-叶片,4-轴孔,5-加强筋,6-导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一种排粉机防泄漏叶轮,包括前盘1、后盘2、叶片3;所述前盘1和后盘2之间通过轴孔4连接,后盘2和叶片3之间的径向通过若干叶片3连接。
所述后盘2上外端中部设置有加强筋5,加强筋5与轴孔4连接。
所述叶片3为弧形,均匀分布在前盘1和后盘2之间。
所述后盘2的外端面上还均匀固接有若干导流片6。
所述导流片6沿后盘2的径向布置。
所述导流片6与后盘2的内孔距离和外边距离均为后盘2直径的1/5。
实施例:本实施例在原叶轮上所改造,对动静部分不需要做任何工作,制造长为600㎜,宽为20㎜的副叶片,利用主叶轮为载体,将副叶片均匀的加装在主叶轮的后盘上。通过副叶片的制造和焊接加装,改变了主轴穿蜗壳的动静之间的间隙内部乏汽流动的方向,让原来部分轴向流动的乏汽变成了径向流动,使原来容忍产生泄漏部分乏汽还没有到达动静之间的间隙位置就顺叶片出口方向流出,彻底解决了排粉机蜗壳密封不严出现漏粉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7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转速径流式通风机的转子组件和径流式通风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风扇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