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区分、固定导丝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7655.7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8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石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虎伟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10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冠状动脉 介入 治疗 区分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区分、固定导丝的装置,其能够可以固定导丝且便于区分每根导丝,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分别设置有卡固块、集线块,所述集线块至少有两个,且两个集线块之间设置有集线槽;所述卡固块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各个导丝卡紧、固定。本实用新型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区分及固定导丝,可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且填补了目前的市场空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区分、固定导丝的装置。
背景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处理急性血管闭塞最有效的手段,它是将金属支架永久性地置放于冠状动脉病变处,经球囊扩张释放或自膨胀方式支撑住血管壁,以保持冠状动脉管腔的开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当病变较为严重,如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时,需要置入2根及以上导丝保护边支血管或定位血管时,常不易区分哪一根导丝进入了哪一根血管,需要反复移动导丝来区分,容易引起导丝纠缠在一起,在移动导丝的时候,有引起穿破冠脉或退出冠脉口等可能,既增加了手术时间又增加了手术风险。目前市场上并无相关产品用来区分及固定导丝。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区分、固定导丝的装置,其能够可以固定导丝且便于区分每根导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区分、固定导丝的装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分别设置有卡固块、集线块,所述集线块至少有两个,且两个集线块之间设置有集线槽;所述卡固块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各个导丝卡紧、固定。
优选地,两块集线块相对的侧面为弧形的导向弧面。
优选地,卡槽与导丝之间为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主板、卡固块、集线块均采用陶氏DOW聚碳酸酯制作,至少主板呈白色,导丝为黑色。
优选地,卡槽两侧设置有倾斜向下的导向斜面。
优选地,两个集线块均固定在连接部分上,连接部分上设置有连接螺柱,所述连接螺柱与卡筒的装配端内侧装配固定;
所述卡筒上还设置有卡条,卡条一端与装配端连接固定、另一端上设置有止退凸起,所述卡条有数条,且其数条卡条分布在装配端周向上,每两条卡条之间为扩张间隙,所述扩张间隙贯穿卡筒,且所述卡条内侧设置有螺纹;
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同轴且贯穿主板,第一通孔内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内径;
卡条设置有止退凸起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后进入第二通孔,且止退凸起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之间的台阶卡合装配;
所述第二通孔内侧与固定塞的大端外侧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所述固定塞上还设置有固定螺柱,所述固定螺柱与卡条内侧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且大端与第二通孔通过螺纹旋合装配。
优选地,所述连接螺柱与卡筒的装配端内侧通过螺纹旋合装配固定。
优选地,卡条具有弹性,其初始状态时由与装配端向止退凸起逐渐远离轴线倾斜。
优选地,在连接部分与主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连接部分与主板之间挤压第一密封圈获得密封;
所述大端侧壁上套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通孔与大端的侧壁之间挤压第二密封圈获得密封。
优选地,所述连接螺柱与装配端旋合的螺纹旋向与固定螺柱与卡条、大端与第二通孔旋合的螺纹旋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虎伟,未经石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76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闩组件
- 下一篇:含有散热结构的功放器件及功率放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