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超深作业的双动力头钻具续接结构及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7590.6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2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华;沈利华;陈胜全;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地址: | 20180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作业 动力 头钻具续接 结构 钻机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用于超深作业的双动力头钻具续接结构;其包括旋转平台、行走底盘、双动力头、桅杆;其特征是:还包括孔口支撑平台、孔口滑移平台和双臂天车;其中,孔口支撑平台与行走底盘刚性连接,孔口滑移平台设置在桅杆底部并位于孔口支撑平台的下方,当桅杆水平转动时,孔口滑移平台也随之水平转动,而此时通过滚轮的滚动使孔口支撑平台保持位置不动并避免其与孔口滑移平台之间的平面摩擦;双臂天车设置在桅杆的顶部,其有两个吊臂并分别负责悬吊主动力头主钻杆和副动力头副钻杆。本结构通过在桅杆底部和行走底盘处设置孔口支撑平台和孔口滑移平台从而替代传统的孔口装置,如此使得钻杆实现以整组钻杆续接的方式进行超深作业,进而提高了钻杆续接作业的效率,为超深成孔作业提供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超深作业的双动力头钻具续接结构及钻机。
背景技术
搅拌钻机在地基作业中非常常见,而随着作业水平的提升,搅拌钻机的作业深度不断加大,通常,在超过30米的作业深度后,搅拌钻机的钻杆就需要进行续接作业了,传统的钻杆续接是一根、一根续接的,一次只能续接一根,并且需要人工搬运、采用吊装设备进行吊装,然后再作业。这样的过程非常繁琐,并且如果需要钻入的深度超过30米,则就需要多次停机并重复上述吊装作业,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搅拌钻机的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钻杆需要不断重复续接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一次性实现整组钻杆续接的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超深作业的双动力头钻具续接结构,其包括旋转平台、行走底盘、桅杆,其中,桅杆设置在旋转平台上,当旋转平台水平转动时桅杆亦随之转动;其特征是:还包括孔口支撑平台、孔口滑移平台和双臂天车;其中,孔口支撑平台与行走底盘刚性连接,孔口滑移平台设置在桅杆底部并位于孔口支撑平台的下方,所述孔口支撑平台带有滚轮,其通过滚轮而搁置在孔口滑移平台上,当桅杆水平转动时,孔口滑移平台也随之水平转动,而此时通过滚轮的滚动使孔口支撑平台位置不动并避免其与孔口滑移平台之间的摩擦;双臂天车设置在桅杆的顶部,其有两个吊臂并分别负责悬吊主动力头主钻杆和副动力头副钻杆。
所述的用于超深作业的双动力头钻具续接结构,包括孔口支撑平台和孔口滑移平台共同组成孔口装置,孔口支撑平台呈水平框架状,其中部装有自动抱箍,其底部装有滚轮,整个孔口支撑平台通过其底部的滚轮而放置在孔口滑移平台上,并与下底盘铰接固定;所述孔口滑移平台也呈水平框架结构,其中部中空并用以容纳钻具,其中空部分前后设置水平轨道用于供孔口支撑平台底部的滚轮行走。
所述的用于超深作业的双动力头钻具续接结构,还包括多臂天车、多组钻杆和多个动力头,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动力头共用桅杆上同一组导轨,每个动力头下面悬挂一组钻杆;如此,当两组钻杆进行续接作业时,动力头亦随之替换;
所述用于超深作业的钻杆替换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1、主钻杆和副钻杆分别连接在主动力头和副动力头下方,主动力头和副动力头由双臂天车悬吊;
步骤2、将副钻杆和钻头对接;
步骤3、将带有钻头的副钻杆穿过孔口支撑平台,并通过孔口支撑平台的自动抱箍约束钻杆位置;
步骤4、开启动力头并开始钻孔作业;
步骤5、当副钻杆下行至极限位置后,关停动力头,将副钻杆与副动力头分离,副钻杆用垫叉拖住,垫叉置于孔口支撑平台上方;
步骤6、转动桅杆,并使副动力头与副钻杆错位;
步骤7、继续旋转桅杆并使主钻杆与副钻杆对中并实现对接;
步骤8、启动主动力头并继续钻孔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7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