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CO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6473.8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4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夫;汪洋;张南极;田立;耿宣;沈建永;李伟;王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B01D53/00 |
代理公司: | 11250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永芬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膜壳 分离器 尾气 膜分离组件 尾气入口 陶瓷膜 回收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外界压力作用 本实用新型 捕集系统 缓冲装置 间隔设置 蒸气冷凝 工艺流程 再利用 外排 连通 能耗 排放 出口 | ||
1.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CO2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排放的含CO2和水蒸气的尾气的出口相连通,以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排放的含CO2和水蒸气的尾气送入所述换热器内与冷却介质换热;
膜分离组件,包括膜壳、设置于所述膜壳内的CO2分离器及设置于所述膜壳上的尾气入口,所述尾气入口与所述换热器通过缓冲装置连通,所述CO2分离器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膜壳内的若干中空疏水性陶瓷膜,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尾气中的CO2能通过所述中空疏水性陶瓷膜进入其内腔中,并从所述中空疏水性陶瓷膜的端部外排,尾气中除CO2外的其他成分被所述中空疏水性陶瓷膜截留在所述膜壳的内壁与所述中空疏水性陶瓷膜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组件,还包括,
CO2气体出口,设置于所述膜壳的顶端,且与所述中空疏水性陶瓷膜的内腔相互连通;
排气阀,设置于所述膜壳的上部,用于排出尾气中除CO2、水蒸气外的其它成分;
冷凝水出口,设置于所述膜壳的底端,且与所述膜壳的内腔连通,以回收所述冷凝水;
控温装置,与所述中空疏水性陶瓷膜连接,用于控制所述CO2分离器的温度,以将被所述中空疏水性陶瓷膜截留的水蒸气冷凝为冷凝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冷却介质进口连通,以使冷凝水与来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排出的含CO2的尾气在所述换热器中换热;
所述换热器的冷却介质出口与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水蒸气进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由依次连通设置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组成,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含CO2和水蒸气的尾气出口相连通;
所述冷凝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连通,以使冷凝水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作为冷却介质;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却介质出口与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水蒸气进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箱,设置于所述换热器与冷凝水出口之间;
CO2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用于压缩收集CO2的压缩机和用于收集CO2的储气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64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溶剂废气的新型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先导气互锁的压缩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