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软发射单兵火箭弹的定位定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6255.4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3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于剑桥;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星箭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F1/00 | 分类号: | F41F1/00 |
代理公司: | 11120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仇蕾安;杨志兵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动机构 尾杆 定位环 火箭弹 起飞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启动 单兵 发动机 飞行发动机 定向装置 径向限位 内壁贴合 配合间隙 轴向移动 发射 发射筒 后端面 前端面 原系统 筒壁 限位 轴向 射程 命中 膨胀 压缩 飞行 外部 发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软发射单兵火箭弹的定位定向装置,包括定位环、推动机构、尾杆以及起飞发动机;尾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外部飞行发动机上,尾杆另一端通过推动机构连接起飞发动机,起飞发动机启动前,推动机构由尾杆轴向和径向限位,定位环套装在尾杆端部,同时推动机构将定位环限位在推动机构前端面与飞行发动机后端面之间;起飞发动机启动后,带动推动机构沿尾杆轴向移动,压缩定位环,定位环膨胀与发射筒内壁贴合,实现定位定向。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单兵火箭弹在离筒过程中弹体与筒壁配合间隙的定位定向,使软发射火箭弹达到原系统的射程和命中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弹发射匹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发射单兵火箭弹的定位定向装置。
背景技术
单兵火箭弹是一种步兵反坦克攻坚武器,其操作简单、重量轻、威力大,仍然大量装备基层步兵单位,是步兵近程作战、破甲攻坚的利器。但是,由于其采用的无后座力火炮发射方式,火箭弹承受的发射过载高,发射瞬间的炮尾烟焰噪声较大,无法在半密闭式的有限空间发射使用,限制了武器系统作战使用的环境。尤其在城市巷战中,不能充分发挥其作战优势。
软发射式单兵火箭弹以低发射过载、低烟焰噪声为特点,可适用于系统在半密闭空间条件下作战使用,可有效提高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和人员的安全性。原单兵火箭弹击发后,发射药会在无后坐力炮药室内部形成高压燃气,使得弹体定位环膨胀并与发射筒内壁紧密配合,对弹体实现定位定向,同时燃气推动弹体向前运动离筒,使弹体在离筒过程中,火箭弹和发射筒在径向不发生相对运动;火箭弹与发射筒之间只发生轴向的相对运动,以此来保证火箭弹离筒时运动方向与发射筒指向一致。由此可见,弹体炮口散布是依靠定位环与发射筒内壁的紧密配合来保证。
但是,软发射式单兵火箭弹采用火箭助推的发射方式,不能通过燃气压力对弹体上的定位环产生弹性形变的膨胀效应,而采用传统的弹带定心部方案也会导致火箭弹离筒过程中弹壁与筒壁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引起炮口散布变大,无法保证与原系统相同的射程和命中精度。为此需要一种基于软发射单兵火箭弹的自主适配定位定向装置,确保单兵火箭弹在离筒过程中弹体与筒壁配合间隙的定位定向,来保证软发射火箭弹达到原系统的射程和命中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软发射单兵火箭弹的定位定向装置,能够保证单兵火箭弹在离筒过程中弹体与筒壁配合间隙的定位定向,使软发射火箭弹达到原系统的射程和命中精度。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软发射单兵火箭弹的定位定向装置,所述定位定向装置包括定位环、推动机构、尾杆以及起飞发动机;
所述尾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外部飞行发动机上,尾杆另一端通过推动机构连接起飞发动机,起飞发动机启动前,所述推动机构由尾杆轴向和径向限位,所述定位环套装在尾杆端部,同时推动机构将所述定位环限位在推动机构前端面与飞行发动机后端面之间;起飞发动机启动后,带动推动机构沿尾杆轴向移动,压缩所述定位环,定位环膨胀与发射筒内壁贴合,实现定位定向。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杆、压螺Ⅰ及压螺Ⅱ;
所述推杆包括两端开放的圆筒、连接板件及带限位台的圆杆;所述圆筒通过连接板件与带限位台的圆杆固定连接;
所述推杆与尾杆孔轴配合,尾杆为圆筒结构,所述圆筒套装在尾杆外圆周上实现孔轴配合,所述圆杆伸入尾杆内实现孔轴配合,圆杆下端设有限位台,压螺Ⅰ位于限位台下方,套装在圆杆上,同时压螺Ⅰ固定在尾杆内壁,所述圆杆的限位台通过压螺Ⅰ限位;压螺Ⅱ一端与起飞发动机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压螺Ⅰ与圆杆之间的空隙内,并且压螺Ⅱ上端面与圆杆限位台下端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机构进一步包括过盈配合环,过盈配合环为中间带通孔的阶梯轴,安装在圆杆限位台下端面与压螺Ⅱ上端面之间,过盈配合环大径部分与尾杆内壁过盈配合,过盈配合环的台阶面与压螺Ⅰ下端面预留设定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星箭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星箭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6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