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6238.0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1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葛优;徐东坡;周彦锋;蒋书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吸管 支路 固定柱 支撑组件 水样 虹吸装置 需求调节 竖直 解除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 定位固定柱 垂直状态 定位装置 方向设置 上下移动 竖直状态 影响数据 干路 下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虹吸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可沿支撑组件上下移动的固定柱和设置在固定柱上的虹吸管,虹吸管包括虹吸管干路和多个虹吸管支路,各虹吸管支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组件上还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用于定位固定柱位置的定位装置。如此设置,增加了多个虹吸管支路,实现了一次虹吸多瓶水样的目的,且虹吸管支路可以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解除定位装置对固定柱的定位,使固定柱下移到下一定位装置上,使装置可以根据需求调节高度,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虹吸装置一次只能虹吸一瓶水样,效率低,在虹吸过程中不能保持垂直状态,不能根据需求调节装置高度,实现对水样的层层虹吸,影响数据准确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固分离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虹吸装置。
背景技术
浮游植物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其生物量能够很好的反应湖泊营养情况,是测量水质的指示生物,因此,浮游植物的生态分析是研究水域生态的重要内容。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虹吸装置对浮游植物进行虹吸取样,虹吸水样上清液,收集底层沉淀的浮游植物,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现阶段浮游植物虹吸装置主要由U型底座、垂直固定在U型底座上的支撑柱和固定架组成,浮游植物需要进行层层虹吸,该装置如果要达到层层虹吸的目的必须不断人工上下移动固定夹,这样会对装置中的水样造成搅动,不能保证整个虹吸过程在垂直状态下完成,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导致最终测出的浮游植物的数据不能反应真实情况,且此种虹吸装置一次只能虹吸一瓶浮游植物,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解决虹吸装置一次只能虹吸一瓶水样,效率较低,在虹吸过程中不能保持垂直状态,不能根据需求调节装置高度,实现对水样的层层虹吸,影响数据准确性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虹吸装置,以解决虹吸装置一次只能虹吸一瓶水样,效率较低,在虹吸过程中不能保持垂直状态,不能根据需求调节装置高度,实现对水样的层层虹吸,影响数据准确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虹吸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可沿所述支撑组件上下移动的固定柱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柱上的虹吸管,所述虹吸管包括虹吸管干路和多个虹吸管支路,各所述虹吸管支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组件上还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用于定位所述固定柱位置的定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为能够卡住所述固定柱的弹簧卡扣,当所述弹簧卡扣受到力的作用时,所述弹簧卡扣进入所述支撑组件内部、以使所述固定柱向下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支撑各所述虹吸管支路的虹吸支撑柱,所述虹吸支撑柱通过固定夹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
优选地,所述虹吸支撑柱的数量与所述虹吸管支路的数量相同,且与所述虹吸管支路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固定柱的两端对称的设置有所述支撑组件。
优选地,所述固定柱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虹吸支撑柱上标有刻度。
优选地,所述虹吸管的材质为橡胶。
优选地,所述虹吸支撑柱的材质为有机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62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