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5814.X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2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2/06 | 分类号: | H01M2/06;H01M2/04;H01M2/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41031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壳体 电池盖 锂离子动力电池 极柱密封结构 卡接 本实用新型 密封套 垫圈 极柱 卡槽 卡柱 预紧 对称焊接 对称开设 多重密封 密封机构 使用寿命 电池壳 体内腔 锂电池 插接 内腔 套接 密封 电池 震动 贯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密封结构,包括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内腔的顶部封装有压力预紧垫圈,所述压力预紧垫圈的内侧卡接有电池盖,所述电池盖的内侧插接有极柱,所述极柱的底部延伸至电池壳体的内腔,且顶部贯穿至电池壳体的顶部外,所述电池盖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电池壳体的顶部对称焊接有卡柱,所述卡柱卡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电池盖的顶部套接有密封套,且密封套的底部与电池壳体的顶部相互卡接。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该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密封结构,通过设置多重密封机构,实现内外均达到密封严实的目的,并且该密封机构,安装牢固,能够承受较大的震动而不发生脱落,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供求关系的平衡始终是制约石油能源使用的重要因素。根据有关资料,全世界的石油资源仅能使用43年左右,而开采成本的逐渐升高使得实际的石油资源的有效使用年限会更短。另外,近年来由于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也使地球环境与生态急剧恶化,因此近年来各国政府及各大企业都在投入巨资进行新兴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新兴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目前重大的一项就是电动汽车。无论是新型能源的能量储存还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源核心技术都是电池;而且这两方面的需求能量都比较大,这就为我们开发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提出了需求。
锂离子动力电池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极柱的密封问题,因为极柱是唯一一个贯穿电池内外的元件,目前而言,在极柱的封装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封装不够严实。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锂离子动力电池封装不严实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密封结构,包括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内腔的顶部封装有压力预紧垫圈,所述压力预紧垫圈的内侧卡接有电池盖,所述电池盖的内侧插接有极柱,所述极柱的底部延伸至电池壳体的内腔,且顶部贯穿至电池壳体的顶部外,所述电池盖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电池壳体的顶部对称焊接有卡柱,所述卡柱卡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电池盖的顶部套接有密封套,且密封套的底部与电池壳体的顶部相互卡接,所述密封套的顶部卡接有锁紧垫片,所述极柱的顶部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母,且固定螺母的底部与锁紧垫片的顶部相互接触,所述电池壳体内腔的极柱部分套接有防溢流套,所述防溢流套的外侧套接有防脱帽,所述防脱帽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顶部卡接在电池壳体内壁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电池盖的顶部与密封套内壁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防滑垫片。
优选的,所述电池盖的内侧粘贴有绝缘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压力预紧垫圈包括内防爆层以及外防爆层,所述内防爆层以及外防爆层之间卡接有散热层。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密封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理工学院,未经湖南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58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电池的绝缘盖
- 下一篇:电动车及其电池箱箱体、电池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