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车身防撞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45776.8 | 申请日: | 2019-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1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尚霞;何光辉;杜少杰;马利华;宋旋;孟柯;赵尊章;宋奇奇;杨鲁芸;郭国帅;刘清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交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 地址: | 4549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基座 防撞结构 母槽 本实用新型 防撞机构 连接片 轻量化 限位槽 车身 可拆卸安装 横向固定 燕尾型槽 纵向开设 安装孔 滚珠卡 限位板 拆换 拆下 拆装 公榫 滚珠 滑入 取下 竖直 位槽 配合 锁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车身防撞机构,包括安装基座和防撞结构,所述安装基座前面可拆卸安装有所述防撞结构;所述安装基座两侧固定有多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沿纵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基座前面竖直开设有多个母槽,且所述母槽为燕尾型槽,所述母槽槽底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基座前面底部沿横向固定有限位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撞结构的公榫滑入安装基座的母槽后通过滚珠卡入限位槽的方式与限位板配合限制锁定防撞结构至安装基座,拆装时仅需解除滚珠与限位槽的配合限制后即可取下更换防撞结构,代替了整体拆下更换的方式,降低了更换成本且有利于防撞结构快速拆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量化车身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车身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实验证明,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轻量化车身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轻量化车身需要加装防撞机构来减小被后车追尾时对自身造成的伤害。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防撞机构在设置过程中具有固定的设计可靠寿命,当达到可靠寿命时需要强制更换,目前更换时往往采用整体拆下更换的方式,增加了更换成本且不利于防撞机构的快速拆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轻量化车身防撞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更换时往往采用整体拆下更换的方式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防撞结构的公榫滑入安装基座的母槽后通过滚珠卡入限位槽的方式与限位板配合限制锁定防撞结构至安装基座,拆装时仅需解除滚珠与限位槽的配合限制后即可取下更换防撞结构,代替了整体拆下更换的方式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量化车身防撞机构,包括安装基座和防撞结构,所述安装基座前面可拆卸安装有所述防撞结构;
所述安装基座两侧固定有多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沿纵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基座前面竖直开设有多个母槽,且所述母槽为燕尾型槽,所述母槽槽底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基座前面底部沿横向固定有限位板,且所述防撞结构底面与所述限位板顶面接触;
所述防撞结构的背面固定有多个公榫,所述公榫与所述母槽一一对应且间隙配合,所述公榫沿纵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与压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压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压簧的另一端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部分伸出所述安装槽,且所述滚珠外缘与所述限位槽内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交通学院,未经黄河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5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J60保险杠及前中网系统
- 下一篇: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