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肠道雾化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3424.9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6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丁智勇;涂朝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11/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道 雾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道雾化给药器,旨在解决现在的灌肠方式给药不匀、药液给量不足、药液接触面积小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雾化装置、连通雾化装置的导流管以及连接在导流管上的灌肠管;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芯部中空,壳体芯部下凹形成药液池,壳体顶部连通导流管,导流管与壳体芯部连通;超声雾化器固定安装在药液池内,超声雾化器电连接控制器;壳体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电连接控制器,超声雾化器及控制器电连接电源。利用雾化的优点,可以让药物在肠管内弥散的面积及肠管长度远远超过普通中药灌肠。达到更好的肠道接触面的作用,传统灌肠方式不能到达的比如结肠,也可以通过雾化灌肠方式将药液弥散到病灶位置进行治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肠道雾化给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雾化器较多。但无对肠道雾化给药的雾化器,传统中药灌肠给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灌肠液局限在直肠部位,而且分布不均,由于患者是平躺着的,会有一部分的肠道接触不到药液,其次,容易引起肠道刺激感,灌肠液过早排出,导致治疗浓度不足。
当病情为结肠发炎时,传统的灌液方式的药液是无法到达结肠的,这样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专利CN201521118976.5,实用新型的名称为手动灌肠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手动灌肠器,包括灌肠器盒、灌肠器盒内部的活塞机构、储液机构和设置在灌肠器盒外部的输出机构,所述活塞机构控制储液机构的进液以及出液,所述输出机构与储液机构相连从而对外输液。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灌肠器,设置有压力表、能够调节压力的水囊袋和活塞。它具有给药不匀、药液给量不足、药液接触面积小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在的灌肠方式给药不匀、药液给量不足、药液接触面积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肠道雾化给药器,它能使得药物在肠管内弥散的面积及肠管长度远远超过普通中药灌肠,达到更好的肠道接触面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肠道雾化给药器,包括雾化装置、连通雾化装置的导流管以及连接在导流管上的灌肠管;
雾化装置包括
壳体,壳体芯部中空,壳体芯部下凹形成药液池,壳体顶部连通导流管,导流管与壳体芯部连通;
超声雾化器固定安装在药液池内,超声雾化器电连接控制器;
壳体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电连接控制器,超声雾化器及控制器电连接电源。
超声雾化器对药液池中的药液进行震动产生药液气雾,药液气雾随着导流管从灌肠管的末端弥散出,进入肠道,与肠道的内粘膜作用,产生作用。控制面板可以控制超声雾化器的启闭和调节震动功率大小,从而调节给药速度,并以此适应不同病症、年龄段的患者。壳体可拆卸露出药液池,便于重新填装药液或者对药液池进行清理。
作为优选,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可拆卸安装在下壳上,上壳与下壳之间的空腔形成所述的壳体芯部。
下壳的顶部下陷形成药液池。上壳对药液起到收束作用,收束到导液管中。下壳顶部上设有对应上壳的环形槽,上壳的壳边插入到该环形槽中。上壳上设有喇叭状的开口,该开口连通导流管。上壳为底部开放的钟状结构。
作为优选,壳体在药液池外围设有加热线圈,加热线圈电连接控制器及电源。
加热线圈持续的对药液进行加温,可维持药液在人体舒适的一定范围内,连接控制器可进行精度更高的调节。
作为优选,壳体内还设有液耗检测装置,液耗检测装置电连接控制器及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中心医院,未经丽水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34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铆接功能的连接部及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精确度高的计量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