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断面深基坑底板冻结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2542.8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1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东;周树清;刘宁;程同磊;刘林林;易鹏;王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4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冻结 冻结管 深基坑 底板 冷冻装置 大断面 本实用新型 基坑 交叉形成 立体空间 底板加固 防水技术 封水效果 均匀设置 临时支护 支护结构 支护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断面深基坑底板冻结支护结构,涉及深基坑底板加固防水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大断面深基坑内的基坑内支护和基坑外临时支护,还包括均匀设置在大断面深基坑内的多根冻结管,每个所述冻结管内均设有冷冻装置,使得在冷冻装置的作用下,冻结管的外部形成半径为R、高度为h的圆柱冻结体,且圆柱冻结体在立体空间上相互重叠交叉形成冻结底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冷冻装置的作用下,冻结管的外部形成半径为R、高度为h的圆柱冻结体,且圆柱冻结体在立体空间上相互重叠交叉形成冻结底板,其强度高、具有封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底板加固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断面深基坑底板冻结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可利用土地越来越小,造成城市道路堵塞等一系列城市病,下一步城市发展的方向是拓展深部地下空间,充分利用深部地下空间资源解决现有难题;在开挖利用地下空间深基坑过程中大断面深基坑底板将面临高地压、高水压、淤泥、流沙层、软层、含水岩层等复杂环境。
传统的方法包括降低水位法、旋喷桩方法、注浆方法等,不仅工期较长,而且造价较高,安全性差,需要更引进新的支护方法。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安全、环保、高效、可靠的新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断面深基坑底板冻结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断面深基坑底板冻结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大断面深基坑内的基坑内支护和基坑外临时支护,还包括均匀设置在大断面深基坑内的多根冻结管,每个所述冻结管内均设有冷冻装置,使得在冷冻装置的作用下,冻结管的外部形成半径为R、高度为h的圆柱冻结体,且圆柱冻结体在立体空间上相互重叠交叉形成冻结底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冻结管均垂直于地表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冻结管的底部均为尖锥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冻装置包括安装在冻结管内、保持连通的回液管和进液管,其中,进液管的端部与配液管连接,配液管连接制冷站,回液管的端部连接集液管,集液管与制冷站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冻结管的外部包覆有保温层,保温层设置在冻结管上不需形成圆柱冻结体的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冷冻装置的作用下,冻结管的外部形成半径为R、高度为h的圆柱冻结体,且圆柱冻结体在立体空间上相互重叠交叉形成冻结底板,其强度高、具有封水效果,冻结底板形成后,对冻结管进行回收,并对冻结管回收后,冻结底板上的冻结孔进行充填注浆,之后便于在大断面深基坑内进行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大断面深基坑底板冻结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大断面深基坑底板冻结支护结构中冻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大断面深基坑底板冻结支护结构中冷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大断面深基坑底板冻结支护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大断面深基坑、2-基坑内支护、3-基坑外临时支护、4-含水软弱地层、5-冻结管、6-冻结底板、7-保温层、8-回液管、9-进液管、10-冻结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2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部地下空间外壁钢管桩冻结联合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人字形基坑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