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号牌签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2285.8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5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魏国军;魏玉宽;范广飞;卢国;周杨;陈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J3/44 | 分类号: | B41J3/44;B41J3/413;B41J2/435;B23K26/362;B65G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朱亦倩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号牌 签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号牌签注系统,包括:用于输送号牌的轨道,设置于轨道上的第一位置的第一签注装置,其利用激光在由轨道输送至第一位置的号牌上签注第一标识信息;设置于轨道上的第二位置的第二签注装置,其利用激光在由轨道输送至第二位置的号牌上签注第二标识信息;第一分流装置,设置于轨道上且位于第一签注装置和第二签注装置之前,第一分流装置将轨道分为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通过第一分流装置与周转箱或第二轨道接通,当第一签注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且仍有号牌从轨道上输送至第一签注装置时,第一分流装置将第一轨道导入周转箱,否则,控制第一分流装置将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接通。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签注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号牌签注系统,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号牌序列标识的号牌签注系统。
背景技术
机动车号牌是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的准予机动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法定标志。在机动车号牌上签注信息有利于对机动车号牌进行管理。有的号牌签注系统由于签注幅面大,无法通过光学系统一次完成,只能通过移动签注平台分多次签注,且仅有一个工位,在一个工位上的工作顺序依次为自动签注模块签注二维码、签注特殊字符、签注序列号、二维码识别模块进行识别和检验。签注速度较低,导致生产效率不高,无法适应流水线操作;此外,现有的号牌签注系统无法对非指定厂家的反光膜进行识别,导致机动车号牌签注生产管理的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签注效率更高的号牌签注系统及签注方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号牌签注系统,包括:
用于输送号牌的轨道,
设置于所述轨道上的第一位置的第一签注装置,其利用激光在由所述轨道输送至第一位置的号牌上签注第一标识信息;
设置于所述轨道上的第二位置的第二签注装置,其利用激光在由所述轨道输送至第二位置的号牌上签注第二标识信息;
第一分流装置,设置于所述轨道上且位于第一签注装置和第二签注装置之前,所述第一分流装置将所述轨道分为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通过所述第一分流装置与周转箱或第二轨道接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上还设置有号牌信息采集装置,所述号牌信息采集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签注装置和所述第二签注装置之前且位于所述第一分流装置之后,所述号牌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从所述轨道上输送至第一签注装置的号牌信息,
所述号牌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第一CCD相机、第一镜头和第一光源,
所述轨道上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CCD相机和第一光源,所述第一CCD相机设有第一镜头,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号牌之间,
所述第一光源为所述第一CCD相机拍摄所述号牌提供光亮,所述第一CCD相机经由第一镜头拍摄号牌的反光膜表面上的标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签注装置包括为号牌签注提供激光束的第一光纤激光器、用于形成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振镜及场镜组件、用于改变激光束角度的扩散片、一维移动平台以及成像透镜,
所述轨道上设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振镜及场镜组件通过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柱上部,所述第一振镜及场镜组件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光纤激光器,所述第一振镜及场镜组件的下方依次设有扩散片和成像透镜,所述扩散片为单片或多片设置,所述扩散片安装在所述一维移动平台上,所述一维移动平台调整所述扩散片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所述扩散片位于所述第一振镜及场镜组件的焦平面处,所述号牌的反光膜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像平面处,
由所述第一光纤激光器出来的激光束先经所述第一振镜及场镜组件扫描图形轨迹,再经过扩散片增大扩散角后由成像透镜汇聚,通过所述成像透镜在所述号牌上签注第一标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未经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2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倒声电智能报靶系统
- 下一篇:铁塔基础加固支架及铁塔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