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大断面隧道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0672.8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8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威;张航;张清峰;张昌伟;王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9/00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洞 中导洞 上台阶 下台阶 超大断面隧道 本实用新型 支护结构 中台阶 竖撑 施工技术领域 隧道工程 工程安全 施工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大断面隧道支护结构,涉及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左导洞、中导洞及右导洞,左导洞、中导洞与右导洞沿超大断面的宽度方向顺次设置,左导洞包括左导洞上台阶及左导洞下台阶,左导洞上台阶位于左导洞下台阶的上方,中导洞包括中导洞上台阶、中导洞中台阶及中导洞下台阶,中导洞上台阶、所述中导洞中台阶与所述中导洞下台阶沿中导洞的高度方向顺次设置,在中导洞上台阶内设置有临时竖撑,右导洞包括右导洞上台阶及右导洞下台阶,右导洞上台阶位于右导洞下台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大断面隧道支护结构,灵活施工,适用范围广;设有临时竖撑,可提高中导洞施工的安全性,降低工程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大断面隧道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城市人民生活中的一个大烦恼,而互通立交可以避免红绿灯的时间限制,同时保证各方向的车流畅通无阻,互不干扰,从根本上消除了平面交叉所带来的困扰,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层面体现了很大的优越性。但互通立交占地面积大,而城市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因此各种形式的地下互通应运而生。
地下互通主线与匝道分岔段的隧道断面尺寸往往很大,根据国内类似工程案例,开挖跨度可达25m~30m,隧道开挖后,拱部围岩在自重压力下发生沉降,引起侧墙部位围岩受压,随着开挖断面的增大,围岩的变形和松弛效应明显,不易成拱,易坍塌,围岩自承载能力较难发挥,隧道施工难度也大大增加、风险高,一旦发生事故,将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乃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大断面隧道支护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支护结构安全性低,工程风险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大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包括左导洞、中导洞及右导洞,所述左导洞、所述中导洞与所述右导洞沿超大断面的宽度方向顺次设置,所述左导洞包括左导洞上台阶及左导洞下台阶,所述左导洞上台阶位于所述左导洞下台阶的上方,所述中导洞包括中导洞上台阶、中导洞中台阶及中导洞下台阶,所述中导洞上台阶、所述中导洞中台阶与所述中导洞下台阶沿所述中导洞的高度方向顺次设置,在所述中导洞上台阶内设置有临时竖撑,所述右导洞包括右导洞上台阶及右导洞下台阶,所述右导洞上台阶位于所述右导洞下台阶的上方。
其中,所述左导洞上台阶包括左导洞上台阶第一层永久初支、左导洞上台阶第二层永久初支、左导洞超前支护、左导洞上台阶临时初支及左导洞临时仰拱,所述左导洞上台阶第一层永久初支、所述左导洞上台阶临时初支与所述左导洞临时仰拱顺次相连,所述左导洞上台阶第二层永久初支位于所述左导洞上台阶第一层永久初支的内侧,所述左导洞超前支护位于所述左导洞上台阶第一层永久初支的外侧。
其中,所述左导洞上台阶临时初支呈拱形,其凹陷方向朝向所述中导洞。
其中,所述左导洞下台阶包括左导洞下台阶第一层永久初支、左导洞下台阶第二层永久初支及左导洞下台阶临时初支,所述左导洞下台阶第二层永久初支与所述左导洞上台阶第二层永久初支连成整体,所述左导洞下台阶第一层永久初支与所述左导洞上台阶第一层永久初支连成整体,所述左导洞下台阶临时初支、所述左导洞下台阶第一层永久初支与所述左导洞临时仰拱顺次相连,所述左导洞下台阶第二层永久初支铺设在所述左导洞下台阶第一层永久初支的内侧。
其中,所述右导洞上台阶支护包括右导洞上台阶第一层永久初支、右导洞上台阶第二层永久初支、右导洞超前支护、右导洞上台阶临时初支及右导洞临时仰拱,,所述右导洞上台阶第一层永久初支、所述右导洞上台阶临时初支与所述右导洞临时仰拱首尾顺次相连所述右导洞上台阶第二层永久初支位于所述右导洞上台阶第一层永久初支的内侧,所述右导洞超前支护位于所述右导洞上台阶第一层永久初支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0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移动隧道遮阳棚
- 下一篇:一种具有空腔拱部结构的减载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