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获取腭侧软组织手术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0494.9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4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慧;张曼婷;金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3/02 | 分类号: | A61C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黄靖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获取 软组织 手术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获取腭侧软组织手术刀,包括连接手术刀柄的体部,用于组织切割的刃部和连接手术刀体部与刃部的颈部,所述刃部为圆形,所述圆形刃部的直径为3‑5mm,颈部为弧形,所述颈部的端部与体部之间的水平夹角为20°,颈部有5mm、8mm、15mm刻度线,标识距离刃部最尖端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开上颌牙齿的阻挡及形成与腭弓相适应的弧度,使刀刃在切割过程中始终可与上皮表面平行,且刻度线直观标识了进入组织的深度,从而获取更加平整的移植物,减少对腭侧软组织的不必要切割,圆形刃部,其各个面均有切割能力,从而使切割更加便利。通过上述器械设计特点,腭侧软组织获取的精度及速度可得到有效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获取腭侧软组织手术刀。
背景技术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牙周及种植体周软组织不足,如牙龈退缩、种植体周软组织退缩、角化组织不足等,临床上需要通过软组织移植来增加软组织的量。腭侧软组织是自体软组织移植最好的来源,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外科手术刀片(如15或15C号刀片)获取腭侧软组织(带上皮的结缔组织或上皮下结缔组织)。然而由于牙齿的存在及腭侧天然的腭弓弧度,常规手术刀受到牙齿的阻挡而不能平行于腭侧软组织表面进行切割,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并且使获取的软组织不够平整。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特殊设计的刀片,改善此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获取腭侧软组织手术刀,通过该手术刀颈部形成的弧形,有效避让牙齿的阻挡,同时方便使刀刃与腭侧软组织表面始终保持平行,使获取的软组织更加平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连接手术刀柄的体部,用于组织切割的刃部和连接手术刀体部与刃部的颈部,所述颈部为弧形,所述颈部的端部与体部之间的水平夹角为15-30°进一步,所述刃部为圆形,所述圆形刃部的直径为3-5mm。
进一步,所述弧形颈部上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表示距离刀刃最尖端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弧形颈部上的刻度线分别为5mm、8mm、15mm。
进一步,所述体部上还设有装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带有15-30°左右弧度的颈部,避开上颌牙齿的阻挡及形成与腭弓相适应的弧度,使刀刃在切割过程中始终可与腭侧软组织表面平行,从而获取更加平整的移植物,减少对腭侧软组织的不必要切割;
2.颈部有设有刻度线,指示刀片进入软组织的深度,从而能够更加精确的获取需要的软组织大小;而颈部15mm刻度线,能够标识进入的警戒深度,从而避免损伤更深部的重要血管及神经;
3.3-5mm直径的圆形刃部,其各个面均有切割能力,从而使切割更加便利。通过上述器械设计特点,腭侧软组织获取的精度及速度可得到有效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视图;
图中:1-体部,2-刃部,3-颈部4-刻度线,5-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04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坐姿防近视仪
- 下一篇:一种腔体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