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全面屏柔性印刷线路板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9052.2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3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田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地址: | 2151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印刷线路板 铁框 背光组件 固定结构 屏玻璃 粘结层 本实用新型 上端 下端 背光 褶皱 可靠性测试 液态光学胶 向上弯折 光学胶 双面胶 漏光 填充 弯折 干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全面屏柔性印刷线路板固定结构,包括全面屏玻璃层、背光组件、柔性印刷线路板和铁框,铁框位于背光组件的上方,柔性印刷线路板设置于背光组件的下端,并向上弯折后位于铁框的上端,该用于全面屏柔性印刷线路板固定结构还包括粘结层,粘结层填充于全面屏玻璃层的下端与靠近铁框一侧柔性印刷线路板的上端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双面胶、光学胶或液态光学胶等粘结层的设计,将柔性印刷线路板固定于全面屏玻璃层上,防止柔性印刷线路板弯折后对背光产生干涉,尤其是可靠性测试后的脱落、漏光以及褶皱等不良异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CM(液晶模块)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全面屏柔性印刷线路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LCM(液晶模块)显示领域,柔性印刷线路板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柔性印刷线路板设置在背光组件上面,弯折后,通过双面胶固定在铁框上面。
为了尽可能提高屏占比,达到全面屏视觉效果,下边框要求越来越小,目前要求柔性印刷线路板与背光组件之间的外形尺寸按照d≤0.45mm管控,为了满足这个要求,柔性印刷线路板在弯折区域非常紧促,另外,固定于铁框上的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回弹力也比较大,实际中带来新的问题,就是弯折后的柔性印刷线路板会和背光干涉严重,进而造成背光和脱落,尤其可靠性测试后,脱落、漏光、褶皱等问题频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全面屏柔性印刷线路板固定结构,通过增加双面胶、光学胶或液态光学胶等粘结层的设计,将柔性印刷线路板固定于全面屏玻璃层上,防止柔性印刷线路板弯折后对背光产生干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全面屏柔性印刷线路板固定结构,包括全面屏玻璃层、背光组件、柔性印刷线路板和铁框,所述铁框位于背光组件的上方,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设置于背光组件的下端,并向上弯折后位于铁框的上端,该用于全面屏柔性印刷线路板固定结构还包括粘结层,所述粘结层填充于全面屏玻璃层的下端与靠近铁框一侧柔性印刷线路板的上端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粘结层为胶类粘结层。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0.1-0.5mm。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粘结层为双面带胶泡棉、双面胶、光学胶、液态光学胶或无影胶等。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通过双面胶固定于背光组件的下端和铁框的上端。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弧形弯折处与背光组件侧壁之间的最大间距的尺寸小于等于0.4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通过增加双面胶、光学胶或液态光学胶等粘结层的设计,将柔性印刷线路板固定于全面屏玻璃层上,防止柔性印刷线路板弯折后对背光产生干涉,尤其是可靠性测试后的脱落、漏光以及褶皱等不良异常。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柔性印刷线路板固定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全面屏玻璃层;2.背光组件;3.柔性印刷线路板;4.铁框;5.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常规柔性印刷线路板设置在背光组件上面,弯折后通过双面胶固定在铁框上面,柔性线路板弧形弯折处与背光组件侧壁间的最大间距记为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9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匣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