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氧化锌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7634.7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0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红;陈雅文;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乐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C1/16;H01C1/01 |
代理公司: | 34146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冯冲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主体 绝缘支柱 本实用新型 脱离机构 氧化锌避雷器 引出电极 插接柱 套接柱 电极 触头 固连 壳体 复合 便于安装 插接结构 温度过高 连接板 脱离杆 下电极 触发 弹簧 滑座 盲孔 体内 脱离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氧化锌避雷器,该复合氧化锌避雷器,包括避雷器主体,所述避雷器主体连接绝缘支柱,避雷器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顶部设有上电极,内部底部设有下电极和故障脱离机构;故障脱离机构包括脱离杆、脱离弹簧和滑座;上引出电极固连一个插接柱,绝缘支柱的顶部的触头固连一个套接柱,套接柱内设有与插接柱配合的盲孔;下引出电极通过连接板连接绝缘支柱底部的触头;本实用新型的故障脱离机构设置于避雷器主体的壳体内,能够受到内部温度过高和电极电流过大两方面的因素而触发,保障更高,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插接结构连接绝缘支柱,便于安装,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氧化锌避雷器。
背景技术
氧化锌避雷器是具有良好保护性能的避雷器。利用氧化锌良好的非线性伏安特性,使在正常工作电压时流过避雷器的电流极小(微安或毫安级);当过电压作用时,电阻急剧下降,泄放过电压的能量,达到保护的效果。这种避雷器和传统的避雷器的差异是它没有放电间隙,利用氧化锌的非线性特性起到泄流和开断的作用。
氧化锌避雷器一般设置脱扣装置以便于对于检修人员提示故障信息,但是现有的避雷器的脱离装置设于外部,当避雷器主体内部温度较高时无法触发,而且脱扣装置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脱离机构设于壳体内部,能够检测内部温度过高的情况,而且脱扣装置通过插装连接,安装方便的复合氧化锌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复合氧化锌避雷器,包括避雷器主体,所述避雷器主体连接绝缘支柱,避雷器主体包括壳体,壳体表面设有绝缘层,壳体的内部设有若干个层叠设置的复合氧化锌电阻片,壳体的内部顶部设有上电极,内部底部设有下电极和故障脱离机构;壳体的顶部设有与上电极连接的上引出电极,壳体的底部设有下引出电极;
故障脱离机构包括脱离杆、脱离弹簧和滑座,下电极的中心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中心设有与脱离杆间隙配合的通孔,脱离杆的顶部插入圆形凹槽内,且脱离杆的顶部设有销孔,销孔内插入销钉,脱离杆的底部固连滑座的中心,滑座与下电极之间的脱离杆上套有脱离弹簧;滑座的底部中心设有凸起的连接柱,连接柱的底部接触下引出电极;
上引出电极固连一个插接柱,绝缘支柱的顶部的触头固连一个套接柱,套接柱内设有与插接柱配合的盲孔,插接柱插入套接柱内;壳体的中部设有一个顶出杆,绝缘支柱的中部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上设有与顶出杆间隙配合的盲孔,顶出杆插入该盲孔内,且顶出杆与弹簧座之间设有顶出弹簧;顶出弹簧作为推动顶出杆弹出的动力机构;下引出电极通过连接板连接绝缘支柱底部的触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销钉的材料为低熔点合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接柱的底部设有与下引出电极间隙配合的盲孔,下引出电极的顶端插入该盲孔内,盲孔深度较小,不会影响连接板的径向力带动下引出电极脱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下引出电极和绝缘支柱底部的触头上均设有外螺纹,并且设有螺母,连接板上设有与下引出电极和触头配合的通孔,连接板通过螺母连接下引出电极和触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绝缘支柱通过支架连接横担,该支架通过抱箍连接绝缘支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避雷器主体与绝缘支柱通过拉绳连接,放置避雷器主体坠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接柱的底部设置为锥形,便于刺破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故障脱离机构设置于避雷器主体的壳体内,能够受到内部温度过高和电极电流过大两方面的因素而触发,保障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乐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乐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7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片式压敏电阻
- 下一篇:一种直流润滑油泵内部电阻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