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6139.4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5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军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4S10/00;F24D17/00;E04D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环保 安全房 建筑结构 蓄电池 太阳能面板 支架 楼道 建筑物 建筑技术领域 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 建筑物顶部 太阳能转换 传统家庭 对称设置 供应热水 门禁系统 照明系统 加热水 逆变器 加热 路灯 储存 天然气 节约 小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物;所述建筑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全房和第二安全房,所述第一安全房和第二安全房对称设置;所述建筑物顶部靠近第一安全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支架,若干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太阳能面板。该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通过太阳能面板和逆变器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储存到蓄电池的内部,蓄电池可以连接楼道的照明系统、小区的路灯和楼道的门禁系统等等,节约了电能,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对水的加热,然后为各个家庭集中供应热水,避免了传统家庭需要用电或天然气加热水的问题,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居住场所和生活之地,同时,房屋建筑也是一个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行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筑作为能耗最大的一种社会活动,其在设计建造以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低碳环保型住宅的设计理念也日益普及。城市住宅建设中做好低碳环保设计,对于节约能源,提升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房屋建筑作为国计民生的主要载体之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数量稳定增长、质量不断提高、设备逐步完善,还逐步发展建设出具有特色的住宅。
在建筑行业,随着能源危及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要求使传统的建筑拥有更多的节能环保的功能,尤其是在建筑的顶部空间的利用,而传统的建筑在设计的时候节能环保意思不足,为此需要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结构环保效果较差,光能利用率不足,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物;
所述建筑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全房和第二安全房,所述第一安全房和第二安全房对称设置;
所述建筑物顶部靠近第一安全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支架,若干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太阳能面板,所述太阳能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有电缆;
所述建筑物顶部靠近第二安全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支架,若干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太阳能热水器,若干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入水口固定连接有送水管,若干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所述第一安全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和逆变器;
所述第二安全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水槽、加压泵、连接管、水表和下水管。
可选的,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通过电缆与太阳能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加压泵输入端与自来水管网固定连接,所述加压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蓄水槽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蓄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远离蓄水槽的一端与热水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排水管远离热水器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管,若干所述连接管远离排水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水表,若干所述水表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下水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全房和第二安全房位于建筑物房顶的北侧,所述第一安全房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检修门,所述第二安全房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检修门。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军,未经吴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6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