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型造口灌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5703.0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0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靳楠;刘晓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汾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F5/442 |
代理公司: | 14109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冷锦超;吴立 |
地址: | 041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型 封堵装置 灌洗装置 灌洗管 造口 本实用新型 通孔 医疗护理装置 医疗护理 灌肠 翻转式 接触处 中轴线 堵盖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伞型造口灌洗装置,属于医疗护理装置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简单易学,可以进行有效灌肠的伞型造口灌洗装置;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伞型造口灌洗装置,包括灌洗管,还包括伞型封堵装置,伞型封堵装置为下小上大的伞型块,伞型封堵装置中轴线处设置有通孔,灌洗管设置在通孔中,伞型封堵装置上部与灌洗管接触处设置有翻转式堵盖;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伞型造口灌洗装置,属于医疗护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造口是指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直肠癌、溃性结肠炎等,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处,翻转缝于肠壁,从而形成肠造口,其作用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形使排便功能,实际上就是粪便出口的改道,对整体的消化功能影响不大,肠造口虽然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但是也给患者带来了某些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造口患者由于饮食,疾病复发等各种原因造成的肠梗阻,这种情况一般采用造口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肠造口无括约肌,属于开放性孔道,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灌洗,很容易出现灌洗无效,灌洗时出现粪水逆流的情况,增加了护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简单易学,可以进行有效灌肠的伞型造口灌洗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伞型造口灌洗装置,包括灌洗管,还包括伞型封堵装置,伞型封堵装置为下小上大的伞型块,伞型封堵装置中轴线处设置有通孔,灌洗管设置在通孔中,伞型封堵装置上部与灌洗管接触处设置有堵盖。
所述的伞型封堵装置的材质为PVC。
所述的堵盖与伞型封堵装置之间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与伞型封堵装置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灌洗管直径小于通孔直径。
所述的灌洗管为PVC材质灌洗管,所述的灌洗管贯穿伞型封堵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灌洗管上套装伞型块,制作简单,取材方便,经济实用,同时灌洗管和伞型块材质为PVC,PVC材质柔软有弹性,对造口黏膜刺激性小,在使用时,将伞型块封堵在造口外口即可,按压住伞型块就不会出现灌肠液外溢的情况,可以有效的避免无效灌肠、使用坚硬的开塞露等造成造口旁瘘等并发症,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在灌肠完成后,可以拔出灌洗管,将伞型块上部开口使用堵盖将伞形块上部封堵,进一步防止外溢,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灌洗管、2为伞型封堵装置、3为堵盖、4为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伞型造口灌洗装置,包括灌洗管1,还包括伞型封堵装置2,伞型封堵装置2为下小上大的伞型块,伞型封堵装置2中轴线处设置有通孔,灌洗管1设置在通孔中,伞型封堵装置2上部与灌洗管1接触处设置有翻转式堵盖3,伞型封堵装置2的材质为PVC,堵盖3与伞型封堵装置2之间设置有连接绳4,所述连接绳4与伞型封堵装置2为一体式结构,灌洗管1直径小于通孔直径,灌洗管1为PVC材质灌洗管,所述的灌洗管1贯穿伞型封堵装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汾市中心医院,未经临汾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5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护理用移动清洗装置
- 下一篇:肠道冲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