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螺母电阻焊后的扭矩自动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5107.2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0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高无忌;任崇尧;杨明强;康涛;刘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精鑫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4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扭力盘 运料器 螺母 电阻焊 自动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 待检工件 全自动化控制 冲压金属片 参数量化 工件运送 基座平面 批次产品 实时显示 自动检测 夹紧 合格率 施加 释放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母电阻焊后的扭矩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扭力盘、夹具、运料器;所述扭力盘、夹具和运料器位于同一个基座平面内,夹具位于扭力盘和运料器之间;所述扭力盘用于施加作用在待检工件上的扭矩,所述夹具用于夹紧和释放待检工件底部的冲压金属片,所述运料器用于将工件运送到相应位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螺母电阻焊后的扭矩自动检测问题,整个检测过程全自动化控制,参数量化,能够实时显示批次产品的合格率并生成报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测量技术领域,涉及电阻焊后的扭矩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螺母电阻焊后的扭矩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钣金件加工、尤其是对钣金件有螺杆连接需求的时候,需要使用电阻焊技术焊接螺母与钣金件。由于电阻焊是通过点焊机对螺母与钣金件施加压力后让焊接电流从其流过,两部件的接触点处形成了接触电阻,进而在大电流的作用下完成瞬间的热熔接。
热熔接后的部件焊点可能由于工人操作、设备状况、原料质量等问题会出现虚焊或者漏焊的情况,这样情况下得到的只能是问题部件。此类问题部件表面上确实呈现焊接状态,但在受一定扭力的情况下焊点就会发生断裂。然而由于此类焊接件的产量相对较大,许多工厂都是采用抽检的方式,即由工人随机在堆料筐中抓取一定数量的待检件,通过纯人工扭动螺母的方式判断焊接件的扭力是否达到规定的数值。此类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检测过程中的扭矩值、作用时长等变量也无法做到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螺母电阻焊后的扭矩自动检测设备,解决了螺母电阻焊后的扭矩自动检测问题,整个检测过程全自动化控制,参数量化,能够实时显示批次产品的合格率并生成报表。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螺母电阻焊后的扭矩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扭力盘、夹具、运料器;所述扭力盘、夹具和运料器位于同一个基座平面内,夹具位于扭力盘和运料器之间;所述扭力盘用于施加作用在待检工件上的扭矩,所述夹具用于夹紧和释放待检工件底部的冲压金属片,所述运料器用于将工件运送至相应位置。
优选地,所述扭力盘主要由上壳体、下壳体、扭力臂、滑块、套筒转接器和液压杆组成;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分为两瓣,上下对称并带有一定弧度;所述下壳体内设有圆弧形滑槽,所述滑块仅能在滑槽内滑动;所述上壳体设有圆弧形液压滑轨,上壳体外部设有液压油注入孔与排出孔;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将滑块扣合在所述圆弧形滑轨中;所述滑块通过螺丝连接扭力臂,所述扭力臂的轴线始终与滑块的运动方向垂直,扭力臂的另一端连接套筒转接器,所述套筒转接器的圆心与所述下壳体内部圆弧形滑槽的圆心保持一致;所述液压杆位于下壳体的底部,用于抬高或降低整个扭力盘的剩余机构。
优选地,所述液压杆的数量根据扭力盘的重量确定,至少为3个,均匀分布在下壳体的底部;液压杆底座固定在基座平面上,液压撑杆上端固定在下壳体的底面上。
优选地,所述夹具主要由底座、夹紧块、直线电机、定位销组成;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两道平行的倒T形滑槽,倒T形滑槽的底面安装有齿条和联动机构;所述夹紧块分为两块且支脚下端为倒T形,支脚底面安装齿条,两个夹紧块支脚安装入倒T形滑槽内,支脚底面的齿条与联动机构的齿轮咬合;所述直线电机位于底座的一侧,直线电机的推杆与联动机构相连接,直线电机用于推动推杆往复运动进而驱动联动机构运动,联动机构的运动能够使电机的往复运动转换为两个夹紧块以定位销为中心点的开合运动;所述定位销位于底座的中轴线上,与所述套筒转接器的圆心重合。
优选地,所述运料器主要由气缸、活塞、转动臂、电磁铁、磁吸头组成;所述气缸位于运料器的底部,用于驱动活塞升高和降低;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安装有电机,电机安装在活塞顶部,电机在接受到信号后用于驱动整个转动臂旋转,另一端设有电磁铁和磁吸头;所述磁吸头位于电磁铁的下方,用于吸附待检工件;所述电磁铁用于产生和消除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精鑫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襄阳精鑫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5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