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4414.9 | 申请日: | 201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6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君杰一鸣企业服装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5/02 | 分类号: | D05B35/02;D05B3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板 内层 卷边器 开口 本实用新型 固定座 布条 表面开设 侧向方向 对折 出料端 进料端 开口端 连接片 布槽 缝制 弯折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边器,包括固定座以及卷边器本体,卷边器本体包括内外设置的均弯折成“U”形结构的内层弧板和外层弧板,外层弧板的开口朝向固定座的侧向方向,内层弧板的开口朝向与外层弧板的开口朝向相同,内层弧板与外层弧板之间留有供布条穿过的间隔,内层弧板与外层弧板开口端之间通过连接片相连从而使内层弧板和外层弧板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的两端带有开口的通道,通道的一端为卷边器本体的进料端,另一端为卷边器本体的出料端,外层弧板的表面开设有与内层弧板和外层弧板之间的通道相连通的理布槽。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对布条进行对折,从而提高缝制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制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卷边器。
背景技术
缝纫机的发展应用极大的促进了纺织工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服饰加工中,常常用到装饰条对服装进行装饰。
目前,在现有缝纫技术中,对于装饰条的缝制工艺,大多采用手工卷边,工人选取需要卷边的布料,卷成需要的形状,一边固定,一边缝纫。这样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卷出的布边形状也不易保持整齐,尺寸存在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边器,其具有自动对布条进行对折,从而提高缝制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卷边器,包括固定座以及卷边器本体,卷边器本体包括内外设置的均弯折成“U”形结构的内层弧板和外层弧板,外层弧板的开口朝向固定座的侧向方向,内层弧板的开口朝向与外层弧板的开口朝向相同,内层弧板与外层弧板之间留有供布条穿过的间隔,内层弧板与外层弧板开口端之间通过连接片相连从而使内层弧板和外层弧板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的两端带有开口的通道,通道的一端为卷边器本体的进料端,另一端为卷边器本体的出料端,外层弧板的表面开设有与内层弧板和外层弧板之间的通道相连通的理布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布条塞入到内层弧板和外层弧板之间所围成的通道,从而使布条自动对折,在进行装饰条的缝制时,将卷边器固定在缝纫机上,从而从而对穿过内层弧板和外层弧板的布条进行缝制即可,从而节省人工对折的时间,加快缝制装饰条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内层弧板和外层弧板自出料端向进料端方向,内层弧板和外层弧板的开口宽度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布条在通过内层弧板和外层弧板进行对折时处于逐步对折的状态,从而保证布条对折的整齐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卷边器本体的出料端的一端,外层弧板用于形成“U”形结构的两侧板的部位相平行,内层弧板用于形成“U”形结构的两侧板的部位相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自内层弧板和外层弧板之间穿过的布条对折整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内层弧板自进料端向出料端的长度相较外层弧板自进料端向出料端的方向的长度长,内层弧板位于卷边器本体的出料端的一端与外层弧板位于卷边器本体的出料端的一端端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内层弧板位于卷边器本体的出料端的表面露出,从而便于将布条以贴合在内层弧板表面的状态塞入到内层弧板和外层弧板之间的通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内层弧板位于卷边器本体的进料端设置有设置有弯折成与内层弧板位于卷边器本体的进料端的一端端边的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杆,限位杆与内层弧板之间留有供布条穿过的间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布条进行限制,使布条能够贴合在内层弧板的表面,避免布条出现翻折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内层弧板位于卷边器本体的进料端设置有向卷边器本体的进料端外侧方向伸出的引布架,引布架与内层弧板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君杰一鸣企业服装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君杰一鸣企业服装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4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