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机构、铰链系统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2631.4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9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颖;汪家胜;孙贺;董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6 | 分类号: | E05D3/06;B60R21/38 |
代理公司: | 11447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婷婷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罩 活动铰链 铰链 锁止 锁止状态 发动机罩铰链 固定铰链 解锁状态 主动式 缓冲空间 铰链系统 转轴连接 转轴转动 机罩锁 锁状态 减小 开闭 车身 转动 伤害 | ||
本公开涉及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机构、铰链系统以及车辆,包括用于连接到发动机罩的活动铰链和用于固定到车身上的固定铰链,活动铰链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到固定铰链,其中,还包括与活动铰链相连的锁止铰链,该锁止铰链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止状态,活动铰链能够带动锁止铰链围绕第一转轴转动,在解锁状态,锁止铰链能够带动活动铰链围绕发动机罩前端的机罩锁转动,以顶起发动机罩,在受到外力时,锁止铰链能够由锁止状态切换到解锁状态。该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机构在锁止状态下能够实现发动机罩的正常开闭,在发生碰撞时,能够主动将发动机罩的后端顶起,增大缓冲空间,减小对行人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发动机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机构、铰链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快速发展,乘员保护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相比之下,行人保护的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在车辆开发的过程中,发现行人头部撞击到发动机罩的上部时,伤害值都偏高。通常情况下为保证结构紧凑,发动机罩内板距发动机舱内的发动机护罩、进气管、蓄电池、空滤等结构的空间都比较小,无法为发动机罩的变形提供足够缓冲空间,直接导致行人的头部撞击到发动机罩时受到较严重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机构,该铰链机构能够在发生碰撞时顶升发动机罩后端,增大缓冲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到发动机罩的活动铰链和用于固定到车身上的固定铰链,所述活动铰链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到所述固定铰链,其中,还包括与所述活动铰链相连的锁止铰链,该锁止铰链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活动铰链能够带动所述锁止铰链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止铰链能够带动所述活动铰链围绕所述发动机罩前端的机罩锁转动,以顶起所述发动机罩,在受到外力时,所述锁止铰链能够由所述锁止状态切换到所述解锁状态。
可选地,所述锁止铰链通过第二转轴铰接到所述活动铰链,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锁止铰链连接到所述第一转轴以与所述活动铰链联动,在受到所述外力时,所述锁止铰链能够围绕所述第二转轴沿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转动并脱离所述第一转轴,以由所述锁止状态切换到所述解锁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锁止弹簧,且该锁止弹簧一端固定到所述活动铰链,另一端固定到所述锁止铰链,在受到所述外力时,所述锁止铰链克服所述锁止弹簧的弹性锁止力,以能够使得所述锁止铰链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转动。
可选地,所述活动铰链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锁止铰链围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限位凸起。
可选地,所述锁止铰链连接到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配合的卡槽,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转轴卡接。
可选地,所述活动铰链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转轴滑动的长孔,该长孔从所述活动铰链的一端的下部朝向所述第一转轴延伸,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长孔的上端并连接到所述固定铰链,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锁止铰链能够带动所述活动铰链沿所述长孔的延伸方向围绕所述机罩锁转动,以顶起所述发动机罩。
可选地,所述长孔形成为圆弧形孔。
可选地,所述活动铰链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发动机罩翻折的第一翻边,该第一翻边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发动机罩的内板上,并且所述固定铰链具有朝向所述车身翻折的第二翻边,该第二翻边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车身。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系统,其中,包括驱动器、控制器和用于检测碰撞信号的传感器以及上述公开的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机构,所述驱动器连接到所述车身上且提供所述外力,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器施加所述外力到所述锁止铰链,以通过所述活动铰链顶起所述发动机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26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页和房体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铰链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