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2379.7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6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宜强;陈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立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A47J31/06 |
代理公司: | 44343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杰辉;石良武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壶体 滤网 茶水分离 壶体内壁 滤网结构 新型茶壶 内表面 | ||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茶壶,包括壶体以及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壶体内壁的中部以上;所述壶体的壶底内表面包括水平部分和倾斜部分;所述倾斜部分高于所述水平部分设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双层的茶水分离效果。一层是通过所述壶底的倾斜部分来实现;另一层是通过设置滤网结构来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茶壶。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日常饮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热捧。饮茶时人们通常用茶壶来泡制茶水,传统茶壶的底部为平底结构且配置有茶盖。通常人们泡茶时需要将头次茶叶泡洗后,才进行后续泡茶。使用传统茶壶进行第一次泡洗时,只能通过打开茶盖,将泡洗的茶叶水倒掉,来实现茶水分离。在倾倒废茶水时,一方面会使一部分茶叶顺着倒掉的废茶水而倒掉,造成茶叶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使废茶水倾倒不干净,残留在茶壶中的茶水会严重影响后面茶水的口感。因此,在初次泡洗茶叶时不造成茶叶浪费的情况下,让冲泡后茶水分离简单易行的新型茶壶变得日趋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新型茶壶,既不浪费茶叶又使得茶水分离变得简单易行,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茶壶,包括壶体以及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壶体内壁的中部以上;
所述壶体的壶底内表面包括水平部分和倾斜部分;所述倾斜部分高于所述水平部分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壶底倾斜部分斜面与所述壶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在45°到7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为一端开口的腔体,包括底面板以及中空柱状体;
所述底面板上设置有滤水结构,所述中空柱状体一端边缘与所述底面板边缘密封连接,所述中空柱状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使得所述中空柱状体与所述壶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面板上设置的滤水结构包括滤孔,所述滤孔用来分离茶叶和茶水。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柱状体上设置的连接结构包括滤网附着圈,所述滤网附着圈设置在所述中空柱状体与所述壶体连接一侧,并将所述中空柱状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壶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的外侧壁上方设置有壶嘴;所述壶嘴位置高于所述底面板位置,且低于所述滤网附着圈位置;所述壶嘴上设置有尖部,所述尖部背向所述壶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壶底内表面的倾斜部分朝向所述壶嘴对侧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柱状体在所述壶嘴对应位置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壶柄,所述壶柄设置在所述壶嘴的对侧。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新型茶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新型茶壶,包括壶体以及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壶体内壁的中部以上;所述壶体的壶底内表面包括水平部分和倾斜部分;所述倾斜部分高于所述水平部分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双层茶水分离结构,一层是在壶底设置的倾斜部分与水平部分,所述茶水在倾倒时由于重力作用,茶叶会集中在倾斜部分的倾斜面上,剩余一部分茶水由于重力作用会流到水平部分,实现茶叶与茶水的分离,使得下一泡茶水不会因为上一泡茶水没倒干净让茶叶长时间浸泡而影响茶水的风味;另一层是在所述壶体内壁的中部以上设置滤网,所述滤网的设置实现了茶水在倾倒时茶叶与茶水的分离,给饮茶者带去良好的饮茶体验;同时滤网的设置也使得在初次洗茶时,不会造成茶叶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茶壶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立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立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23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盖掉落的盖碗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一键排水式泡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