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减压蒸馏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2054.9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0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孚凤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4 |
代理公司: | 34146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曾弦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管板 下管板 本实用新型 废润滑油 分程隔板 热介质 筒体 热交换 废润滑油再生 高温稳定性 润滑油出口 润滑油进口 换热过程 换热装置 减压蒸馏 熔盐出口 熔盐进口 使用寿命 筒体内部 温度稳定 蛇形 换热管 面积和 筒体沿 折流板 横截 气化 熔盐 折流 分隔 供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减压蒸馏换热装置,包括筒体,筒体沿其横截方向设有上管板和下管板,上管板和下管板将筒体内部分隔成第一区间、第二区间和第三区间,上管板和下管板之间布满有换热管,第一区间内设有上分程隔板,第三区间内设有下分程隔板;筒体上还设有润滑油进口、润滑油出口、熔盐进口和熔盐出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将废润滑油的整个换热过程分为“上‑下‑上”三程,同时热介质经折流板折流作用蛇形输送,由此增加了热交换面积和时间,使废润滑油能够完全被升温气化;整体结构的高温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工艺采用熔盐作为热介质,供热温度稳定,且温度不会太高,一般为400℃左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减压蒸馏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API于1993年将基础油分为五类(API-1509),其中,I类基础油是指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此在性能上受到限制;Ⅱ类基础油是指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因而Ⅱ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相对的Ⅱ类基础油的价格也较贵。
润滑油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就会因为杂质引入、添加剂变质等原因而失去其正常功能,成为废润滑油。目前的生产技术中,可以将废润滑油中通过絮凝、换热、减压蒸馏、闪蒸、精馏和吸附等步骤得到再生基础油,其中需要用到的一个重要设备就是减压蒸馏前的换热装置,目前采用的换热装置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换热效率低,存在气化不完全等,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减压蒸馏换热装置及工艺,其解决了传统设备换热效率低、蒸馏不完全的缺陷,并提出些改进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减压蒸馏换热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沿其横截方向设有上管板和下管板,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将筒体内部分隔成第一区间、第二区间和第三区间,上管板和下管板之间布满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将第一区间和第三区间连通,所述第一区间内设有上分程隔板,所述上分程隔板将第一区间纵向分隔为第一区间左腔和第一区间右腔,所述第三区间内设有下分程隔板,所述下分程隔板将第三区间纵向分隔为第三区间左腔和第三区间右腔,所述第一区间右腔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区间右腔的横截面积,且底端与所述第三区间右腔连通的换热管的顶端全部连通至第一区间右腔内;
所述筒体上还设有润滑油进口、润滑油出口、熔盐进口和熔盐出口,其中所述润滑油进口与第三区间右腔连通,所述润滑油出口与第一区间左腔连通,所述熔盐进口和熔盐出口均与第二区间连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区间右腔的横截面积为第一区间左腔横截面积的两倍,所述第三区间右腔的横截面积与第一区间左腔的横截面积相等。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分程隔板的横截面为“丨”字型,所述下分程隔板的横截面为“匚”字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熔盐进口和熔盐出口分别设在第二区间的顶端侧面和底端侧面,且在第二区间内纵向设有若干根定距杆,通过所述定距杆固定有若干块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横向均匀交错排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换热管每三根为一束,每束呈等边三角形排列。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上均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耐热弹性垫,通过所述耐热弹性垫固定上分程隔板和下分程隔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筒体的外侧边设有两个耳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孚凤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孚凤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20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