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涵道式无叶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0903.7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7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娇;徐彬;项昌乐;邢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27/16 | 分类号: | B64D2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宁;李海建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器 涵道 涵道内壁 翻折边 涵道腔 涵道式飞行器 气流产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 气流喷射口 复杂环境 高压气流 结构稳定 旋转部件 应用过程 接触式 外露 壁面 壁围 升力 喷射 噪音 飞行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涵道式无叶飞行器,包括:至少一个环状涵道,环状涵道的壁面包括涵道内壁和涵道外壁,涵道内壁和涵道外壁围合形成涵道腔,涵道外壁的顶部具有高于涵道内壁顶部的翻折边,翻折边与涵道内壁的顶部之间形成使气流朝下喷射的顶部气流喷射口;用于向涵道腔输送高压气流的气流产生装置。该涵道式无叶飞行器不仅能够克服传统涵道式飞行器的缺陷,而且还有效提高了飞行器的升力,该种无叶飞行器飞行噪音小、结构稳定,便于维护,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由于不具有外露的旋转部件,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可真正实现接触式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设计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涵道式无叶飞行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涵道式飞行器的缺陷较多,飞行噪音大、螺旋桨旋翼抗摔性能差、对安装精度要求很高以及容易出现螺旋桨与涵道圈发生干涉的问题尤其明显,考虑到空气流动的顺畅性,涵道上下两端一般不加防护罩,螺旋桨裸露比较明显,在飞行过程中如遇到杂物、树枝等异物侵入时容易造成飞行器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涵道式无叶飞行器,以便能够克服传统涵道式飞行器的缺陷,同时有效提高飞行器的升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涵道式无叶飞行器,包括:
至少一个环状涵道,所述环状涵道的壁面包括涵道内壁和涵道外壁,所述涵道内壁和所述涵道外壁围合形成涵道腔,并且所述涵道外壁的顶部具有高于所述涵道内壁顶部的翻折边,所述翻折边朝向所述涵道内壁一侧弯折,并在覆盖所述涵道内壁的顶部之后向下倾斜,所述翻折边与所述涵道内壁的顶部之间形成使气流朝下喷射的顶部气流喷射口;
用于向所述涵道腔输送高压气流的高压气流产生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
具有内部空腔的中间体,所述中间体的内部空腔与所述涵道腔连通,所述高压气流产生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体的内部空腔中。
优选的,所述高压气流产生装置为涡轮风扇总成,所述涡轮风扇总成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涡轮风扇,所述中间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空腔连通的进风口。
优选的,所述高压气流产生装置为高压气体储存罐。
优选的,所述环状涵道的横截面呈圆形或者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环状涵道与所述中间体直接相连,或者通过送风通道间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涵道内壁的顶部和/或所述翻折边为能够在气流压力下产生形变的柔性壁。
优选的,所述柔性壁为塑胶壁。
优选的,还包括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涵道内壁或者所述翻折边上,并且位于所述顶部气流喷射口处的喷射口开度调节板。
优选的,所述环状涵道整体呈锥台状,且所述环状涵道的大端朝上,小端朝下。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高压气流产生装置的出风口相连的气体导管,所述气体导管盘设并夹紧于所述顶部气流喷射口处,所述气体导管上开设有环绕所述顶部气流喷射口一周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用于朝向所述翻折边喷射高压气体,以借助所述翻折边使所述高压气体折返后朝下喷射。
优选的,所述涵道腔的底部还开设有底部气流喷射口。
优选的,所述涵道式无叶飞行器仅包括一个环状涵道,所述高压气流产生装置设置在所述涵道腔内,或者,所述环状涵道的中部设置有中间体,所述中间体的内腔通过中空的送风杆与所述涵道腔连通,所述高压气流产生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体的内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未经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0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置混合动力的微型无人机
- 下一篇:无人机电机座